時代造就青年盛世成就青年
奮斗路上砥礪前行
追夢途中踔厲奮發
新時代中國青年素質過硬全面發展
譜寫激昂青春樂章


↑2021年12月30日,陸彬(中)和同事探討話音處理設備參數。1991年出生的陸彬,是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八院電子所載人航天工程話音設備的主管設計師。他負責研制的空間站話音處理器,實現了空間站艙內、艙間、天地、出艙以及和神舟飛船間音頻通話,天地間實時通話的時延在1秒以內。

↑2022年4月10日,碧江路派出所民警周譽(右)同麗都城假日景苑小區黨總支書記馮黎霞核實社區垃圾清運情況。1986年出生的周譽,是上海市閔行區碧江路派出所一名民警。近日,一段周譽執法的視頻廣為傳播,他對轄區內一違反防疫規定的居民進行說服教育,條理清晰,有禮有節,受到網友的關注。周譽和同事在20平方公裡的轄區值守,吃住都在崗位,他的手機幾乎不離身。


↑2022年4月14日,1997年出生的鍾文珍在實驗室工作,她是火眼實驗室的一名實驗員。為進一步提昇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能力,助力上海抗疫工作,一座總面積為2000平方米的火眼實驗室近日在上海市閔行區旗忠網球中心火速建成。作為新一代火眼實驗室,它配備了上百臺先進的自動化處理設備,可實現大通量、高效率的核酸檢測需求。

↑2022年3月10日,在江西九嶺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鄒鴻堰帶著孩子們觀察植物。2019年,在九嶺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做護林員的『90後』鄒鴻堰成功獲得世界自然基金會環境教育注冊講師資格,成為保護區裡的自然教育工作者。從此,她將保護區裡的花鳥魚蟲、山山水水制作成課件,帶著孩子們通過沈浸式的觀察,學習自然知識,希望孩子們能夠真正親近自然,感受自然,讀懂自然,從小培養愛護環境,尊重自然的意識。


↑2022年4月8日,在吉林市豐滿區中環濱江花園小區,劉星碩為居民送抗原檢測試劑。自3月3日吉林市森林消防支隊接到上級命令,即刻深入社區、村屯以來,25歲的劉星碩與隊友們一起變身『大白』,堅守抗疫一線。與滅火作業不同的是,抗疫一線的工作需要更多耐心與細致。每天天不亮出發,入夜纔歸隊。消殺、送菜、遞送防疫物資……命令到哪,劉星碩和隊友們的崗位就設到哪裡。

↑2022年3月8日,『00』後外賣女騎士長蔣小溪將外賣送到深圳市寶安區沙井街道一小區門口。來自湖南邵陽的蔣小溪2018年高中畢業後到深圳打工,成為一名外賣騎手。憑著吃苦耐勞的精神和積極工作的態度,她於2021年8月晉昇為該外賣公司深圳市寶安區沙井站點的騎士長,成為深圳市該外賣公司最年輕的女騎士長。


↑2021年12月30日,在G8811次列車上,吳一凡在整理行李架。26歲的吳一凡是京張高鐵『雪之夢』乘務組中的一員。這個平均年齡25歲的乘務組,主要值乘北京北至太子城、北京北至延慶的復興號智能動車組列車,除了提供日常乘務服務,還承擔著京張高鐵智能動車組的外語講解服務。



↑2022年4月1日,於萌在國家南繁科研育種基地裡收集水稻種子。『90後』女生於萌是青島海水稻研究發展中心的耐鹽鹼水稻育種項目負責人,2018年她因袁隆平院士『億畝荒灘變良田』的願景應聘進入研發中心。作為單位唯一一個參與大田育種的女生,於萌幾乎所有的工作都在田間完成,從開荒、播種、插秧、雜交到收獲等。培育出自己的水稻品種是她的夢想。


↑2022年3月7日,在武漢市中建三局三公司某工地上,塔吊司機張曉燕爬上塔吊。1990年出生的張曉燕,一直跟著從事塔吊司機工作的丈夫學習塔吊駕駛技術,不到一個月就考取了塔吊司機證並順利出師,北京、江西、湖北等地的許多項目上都留下了她工作的身影,至今已有9年『駕齡』。

↑2022年4月27日,楊迪在比利時布魯塞爾孔子學院的兒童漢語班上授課。楊迪是北京外國語大學外派至比利時布魯塞爾孔子學院的一名『95後』漢語教師,目前教授3個成人漢語班和2個兒童漢語班。在日常工作中,楊迪會把流行音樂、網絡熱點、電視綜藝等融入到教學之中,幫助學生多方面了解中國文化。
青春的熱血在沸騰
夢想的豪情在湧動
讓青春
綻放於這個時代
閃爍於這個時代
無悔於這個時代
統籌:魚瀾武巍劉金海張加揚
攝影:張建松張麗芸陳建力伍志尊周科張楠彭昭之李賀劉金海徐欽鄭煥松
編輯:章磊黃臻韓旭許叡鄔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