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萬象
搜 索
【十年@每一個奮斗的你】『80後』鄉村逐夢:種莓茶助力鄉村振興 荒山『披綠』又『生金』
2022-05-02 12:50:32 來源:中新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80後』劉超介紹張家界莓茶產業發展情況。 楊華峰 攝

  編者按:每一個努力生活的中國人,都是最美的奮斗者。也正是因為億萬奮斗者,纔有了今日之中國。十年,致敬每一個奮斗的你。讓我們一起,踔厲奮發新時代,篤行不怠向未來。

  中新網張家界5月1日電題:『80後』劉超鄉村逐夢:種莓茶助力鄉村振興荒山『披綠』又『生金』

  作者鄧霞 張雪盈

  『我是在大山裡長大的孩子,內心深處的根始終還留在這些大山。』站在湖南張家界市永定區白馬山山頂眺望,『80後』劉超將梯田成片的莓茶基地盡收眼底,挎著背簍的村民們正忙碌著采茶。

  如今滿目皆綠的白馬山天門郡莓茶基地,十幾年前還是一座荒山,主要分布於永定區橋頭鄉熊家邏村和高楓村。劉超就出生在熊家邏村。在他的記憶裡,『貧困』曾經是家鄉的代名詞。『交通閉塞,進出村通道只有一條土路;土壤性質不好,土地收成只有外面的六成……』

張家界莓茶帶動當地農戶就業、增收。 楊華峰 攝

  大學畢業後,劉超從藥店營業員昇到總經理,後又創業開起了連鎖藥店。小有成績後,他就想帶領鄉親們種植中藥材。『我上學的學費都是鄉親們湊的,自己富了不算富,要讓鄉親們一起致富。』

  努力想改變家鄉貧困狀況的劉超,2008年返鄉再創業,種植中藥材,並於2014年成立湖南乾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事實並不如人意,因選擇品種不適合當地環境,公司投入巨大,卻收效甚微。

  痛定思痛後,劉超重新定位,決定做『藥食同源』產品的深度開發與利用,通過半年的調研最終選定了有『黃酮之王』美譽的張家界莓茶。

  『張家界莓茶有多種保健功效,清咽利嗓的效用很明顯。』劉超說,近年來,永定區將張家界莓茶作為『一縣一特』主導特色產業進行培育發展,將莓茶產業打造成鄉村振興主導產業,並在政策扶持、技術服務、示范帶動、品牌培育等方面給予各種支持。『我們采用「公司+合作聯社+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推廣莓茶「密矮早」綠色標准化種植新技術,帶動當地村民就業、增收。』

在白馬山天門郡莓茶基地,挎著背簍的村民們忙碌著采茶。 楊華峰 攝

  42歲的熊家邏村村民劉團結,現為白馬山天門郡莓茶基地的小組長,負責基地一百多畝茶園的管護工作。『組織村民進行物理防治病蟲害,除草,采茶等,每一項工序公司都有嚴格的標准。』他說,目前正值采茶季,采茶工一天可采摘一二十斤茶葉,以每斤7元的價格收購,手腳麻利的一天可賺150元左右,而且時間靈活,多做多得。他自己也因莓茶致富,『蓋了一棟三層的小洋樓,還買了車』。

  據了解,『中國莓茶之鄉』永定區的莓茶總面積已達11.5萬畝,2020年綜合產值14.7億元,帶動就業人數達5.5萬人。劉超的公司自有莓茶種植基地5200畝,農商互聯基地1.65萬畝;建立了全國首個莓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獲專利授權38項;制定張家界莓茶產業化生產標准22項。在張家界高新區投資建設的湖南乾坤健康產業園,新建藥食兩用代用茶、功能食品、衛生化妝品3大車間8條生產線,5個10萬級淨化級別的GMP車間。

  『我們一方面延長莓茶產業鏈,開發莓茶面膜、莓茶飼料等高附加值產品;另一方面推動茶旅融合,建設莓茶主題公園、莓茶生產加工及制茶體驗館。』劉超說,公司正結合熊家邏村鄉村振興規劃,將電視劇《江山如此多嬌》拍攝地——白馬山天門郡莓茶基地,打造成茶旅結合的生態旅游觀光園。來這裡,不僅可體驗茶園風光、特色美食、土家歌舞等張家界當地特色的風土人情,還有采茶制茶、篝火露營、燒烤、殺年豬、打年糕等特色項目。

  『如今,大山不再是貧困的代名詞,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尤其在張家界,它更是財富和資源的象征,到處都是寶。』擁有中國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協會副會長、湖南省2020年『百名最美扶貧人物』等頭銜的劉超對未來有著更多期許:打造張家界莓茶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全產業鏈,助力鄉村振興與地方區域經濟發展。(完)

責任編輯:楊金光
【專題】強國復興有我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相關新聞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