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地方新聞
搜 索
【走進老區看新貌】守好『米袋子』 『硬核科技』助力春耕春插主戰場
2022-04-24 16:29:53 來源:央視網  作者:

  央視網消息:革命年代,很多老區群眾把自家糧食省下來支援部隊。如今,這裡的人們還在為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守好咱們的『米袋子』而努力。眼下正是湖南水稻大面積插秧時節,在全國水稻種植面積第一、產量第二的湖南,很多『硬核科技』也應用到了水稻種植的各個環節,我們一起去老區的稻田裡看一看。

  總臺記者堯遙:您見過印刷機,也看過播種機,但您知道『印刷播種機』嗎?您看我正操作的這臺機器就是它了,機器能把稻種均勻地粘在涂有膠水、60厘米寬的育秧紙上,沒有粘上的種子用盆接住後,能再重新回到下料斗裡。這樣一臺『印刷播種機』8個小時就能完成600畝水田的播種任務,相當於人工效率的5倍。

  稻種粘在育秧紙上,放一天晾乾,再平鋪到田壟,撒上一層細土基質,澆水後紙張會分解,稻種就能准確地落到育秧盤裡。

  綠油油的苗靠『印刷』播種,把它栽到田裡也變成了網絡化、智能化的精細操作。手指一點,種糧戶就能發布耕種需求,農機手在線『搶單』,駕駛閑置的農機設備幫散戶種田,價格實惠。機器開過來省人省力,正在工作的『高速有序拋秧機』已實現無人駕駛,從原來的3人操作縮減到只需1人放秧盤即可。

  去年,湖南雜交水稻雙季畝產達到1603.9公斤,再次刷新紀錄。為守好『米袋子』,湖南今年落實早稻種植面積1815萬多畝,超省定任務15.2萬畝,一批新機具、新技術投入春耕春插主戰場,努力把糧食安全穩穩捧在自己手上。

責任編輯:焦志明

【專題】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