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老區新貌】
光明日報記者 吳春燕 王忠耀
從廣州出發一路向東,近4小時後抵達汕尾市海豐縣海城鎮——曾經的海陸豐地區中心。車水馬龍的鬧市中,3個相鄰的建築群特別顯眼——傳統中式建築『紅宮』、濃郁蘇聯風格的『紅場』和現代建築『彭湃紀念醫院』,它們風格迥異卻又配合無間,完美地闡釋了90多年前的那段歷史及其在今天的延續。
1927年,在黨組織和我黨早期重要領導人彭湃的領導及隨後南昌起義南下部隊的配合下,海陸豐人民舉行武裝起義,成功建立我國第一個蘇維埃政權——海陸豐蘇維埃政府。當年11月18日至21日,新政權在此召開了海豐縣工農兵代表大會。
『當年源於海陸豐、發生於海陸豐的那場大革命,極大地鼓舞了全中國革命者追尋解放、找尋民族富強之路的勇氣,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海豐紅宮紅場舊址紀念館館長周志榮說。
2020年至2021年,汕尾GDP增速連續兩年位居全省第一。記者在汕尾市采訪時看到,近年來,海陸豐革命老區邁出了舊貌換新顏、產業興旺、人民幸福的新時代步伐。
『紅色旅游讓我們的家園更「靚」了,游客更多了,我們村民吃上了「紅色旅游飯」。』廣東汕尾陸豐市金廂鎮開餐館的村民吳先生說。金廂銀灘是汕尾八景之一,2020年以來,陸豐市委、市政府開展濱海走廊景觀示范帶建設工作,投入約1.5億元發展紅色旅游,金廂『彩虹小鎮』之名逐步打響。去年『五一』和國慶節期間,日均游客量達近3萬人次,金廂銀灘附近的餐廳每天營業額達數十萬元。在陸豐市去年召開的民宿招商推介大會上,金廂鎮成功簽約8個項目,總投資約140億元。
而汕尾市城區的紅草鎮晨洲村,則憑借特色產業走上了發展『快車道』。晨洲村有300多年的養蠔歷史,全村水面養殖面積1.8萬畝,形成蠔產業鏈。2021年晨洲村集體經濟收入511萬元。晨洲村駐村第一書記吳東就說,要按照『黨建強村、產業富民』的發展思路,結合生蠔特色產業,把產業振興作為推動鄉村振興的首要任務來抓,因村制宜,因勢利導,積極探索鄉村發展新途徑,把資源優勢變成發展優勢,著力打造黨建引領產業振興的汕尾樣板,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如何讓『紅色村』真正紅起來,將紅色精神的豐富內涵轉化為強化基層黨組織和引領鄉村振興的動力源泉?汕尾市陸河縣北中村是一個被打上紅色烙印的神奇土地,在大革命、土地革命和解放戰爭時期,該村是海陸豐蘇維埃革命時農民運動較早且較為活躍的地區之一,先後有20多人壯烈犧牲,留下了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跡。2022年2月6日,作為全縣3個紅色村中首個開業營運的北中村宜笏紅色產業園開園,至第40天,就迎來了30多萬游客,並拉動該村農家樂、土特產銷售、旅游觀光等總收入約300萬元。去年,在村裡老黨員朱德平帶動下,已有16戶村民返鄉居住開辦農家樂等,月營業收入數千元。
北中村黨總支在做好紅色旅游產業的同時,還大力發展特色產業。2018年,陸河縣返鄉青年陳佳明注冊成立了廣東香美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流轉北中村山地2000畝種植沈香樹,采用『公司+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生產沈香茶、線香以及沈香面膜、沈香洗面奶等系列產品,大大提高了沈香種植附加值。公司為北中村農戶提供沈香結香技術指導,免費提供沈香種苗,並招收當地農民進廠務工。幾年間,北中村擴大沈香種植面積1萬多畝,為農戶提高收入500多萬元。
陸豐市溪碧村也是革命老區,1927年南昌起義後,周恩來同志曾在溪碧村治病並帶病指導當地農會工作。如今,陸豐市以黨建為引領,深挖溪碧村紅色底蘊,將溪碧村作為『浪漫荷香』景觀示范帶的一個重要節點來打造。憑借紅色村建設的基礎和鄉村振興示范帶建設的東風,溪碧村舊貌換新顏,已投入各類建設資金超2000萬元。目前,溪碧村村委至金筆廣場4公裡的環村道已完成了路面擴建及昇級改造;周恩來同志活動舊址危房已改造完成;金筆雕塑、『沈浸式』黨史教育和體驗接待館等也已建成使用;廣場前池塘種植了四色觀賞性荷花。
陸豐市『浪漫荷香』景觀示范帶帶長、陸豐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彭薏菁說:『人民群眾的幸福是我們的職責和使命,要以「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為動力,讓村民看發展、思變化,從而凝聚起鄉村振興、共謀發展的強大精神力量。』
《光明日報》( 2022年04月21日03版)
- 行政拘留5日!嫩江一臺球廳在疫情防控期間違規經營2021/12/13
- 20餘項涉稅業務就近辦!哈爾濱將拓展『社稅友鄰』服務站范圍2022/04/20
- 蕾哈娜男友因涉槍擊案在機場被捕 女友臨盆在即2022/04/21
- 北京冬殘奧會中國體育代表團成立2022/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