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地方新聞
搜 索
【走進老區看新貌】老區不老,風華正茂 攻堅克難誕生新科技
2022-04-19 18:37:46 來源:央視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央視網消息:一個個聚集科技創新的高新技術產業園區正在福建老區崛起。說起上杭縣,這裡是原中央蘇區縣,古田會議就在這裡召開。當時,上杭的老百姓有句話叫『乾革命走前頭,搞生產爭上游』。他們積極發展生產,支援紅軍。而現在的上杭縣連續第六年入選福建省『縣域經濟實力十強縣』,新材料等新興產業蓬勃發展。

  記者:在龍岩市上杭縣的蛟洋工業區,這裡有入駐企業50多家,其中世界500強企業3家。這裡在大力發展金銅冶煉、新能源、新材料等產業,在去年的時候,產值突破400億元。

  這裡的科技含量很高,擁有的專利數量接近700個。我現在就在一家高技術企業,這裡正在進行技術改造和擴大生產。因為就在去年,他們剛剛突破了一項技術難題。我身後這一排排紅色的管子,它可不是普通的水管,這是一種輸氣管,正在和下面的設備『合作』,生產一種超高純度特種電子氣體,這是制造半導體芯片的一個重要原料。

  說是超高純度,純度到底有多高呢?可以達到99.9999%,這是什麼概念?相當於雜質只佔百萬分之一。我們來打個比方,如果有5L的純淨水200桶,其中的雜質只有一粒針尖大小的沙子那麼一丁點。

  這類氣體的國產率不足10%,就算去國外購買也經常受限。現在,我們不但突破了這項技術,而且在擴大生產。未來有更多的芯片制造企業用上我們的國產氣體。這個項目在去年的『創客中國』全國總決賽中,在激烈競爭之後脫穎而出,獲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績。

  這個科技含量這麼高的地方,過去是什麼樣子呢?我們來看一張老照片。這張照片拍攝於上世紀的八九十年代,位置就在我們所處的工業區,在蛟洋、古田一帶。接下來,讓我們穿梭時空,到30多年前去看一下。

  十裡長溝百家廠轉型昇級新發展

  當年,這裡乘著改革開放的東風,辦起了大量的企業,『村村點火、戶戶冒煙』,形成了『十裡長溝百家廠』的景象。上杭的古田鎮也在全國革命老區中率先成為工農業總產值破億的『億元鎮』。不過,以前這裡大多是水泥廠這類高耗能、高污染的企業。黨的十八大以來,當地落實新發展理念,淘汰落後產能,主動轉型。關停了低效的水泥廠,發展高技術、高效益的新產業。特別是近五年,布局新能源、新材料產業,大力扶持高新技術。

  我所在的這家高新技術企業也是這樣一步一步從傳統的水泥廠轉型而來,轉型並不容易。上杭縣這幾年來推出了一系列的措施,大力扶持科技創新。比如說,設立了5億元的扶持資金,還有5000萬元的擔保基金,專門用於新材料產業的發展和科技創新。現在,整個上杭縣擁有高水平的科研平臺和科技企業超過70個。

  老區科技走出國門服務全球

  而且咱們老區的技術,不但服務於老區,還走出了國門,走向了世界。我們來看另外一項技術,我身邊的這塊銅礦石是來自非洲的一座礦山,這座礦山的開采難度很大。在過去的時候,它的選礦綜合回收率只有60%左右。現在用上了來自上杭老區的開采技術,它的回收率是達到了80%。可以說是將貧礦變成了富礦。而且這樣的技術也是走出了國門,到了全世界13個國家,而且專門對付那些開采難度大的礦山。真的是走出國門,走向世界。

  老區不老風華正茂

  最後,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在老區采訪的一個感受。我們在這裡看到了很多的新科技、新產業,都在這裡落地生根、茁壯成長。這個感覺,就像是當地人經常和我說起的那八個字一樣:老區不老,風華正茂。

責任編輯:楊金光
【專題】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相關新聞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