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地方新聞
搜 索
『動態清零』政策是當下最好的選擇
2022-04-13 15:41:32 來源:半月談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半月談評論員 孫愛東

  上海疫情,牽動人心。

  近幾天,上海疫情每日都有2萬多新增,何時見底,走勢如何,大家議論紛紛。由此,『新冠病毒共存論』『躺平論』又頻頻出現,關於『動態清零』的討論也不少。

  對此我們要有清醒的認識。

  政策和策略是黨的生命。

  『動態清零』政策,具有堅實的實踐基礎、科學的理論依據。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在湖北武漢暴發。黨中央果斷決策、沈著應對,用三個月左右的時間,取得武漢保衛戰、湖北保衛戰的決定性勝利。

  2021年,傳播速度快的德爾塔變異株,給疫情防控帶來嚴峻挑戰,全國中高風險地區最多時超過200個,一度波及20餘個省份。但德爾塔疫情最終仍被我們迅速撲滅。

  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2021年8月,中國開啟全鏈條精准防控的『動態清零』。一系列精准防控舉措迅速落地,中國以最小成本取得防疫最大成效。

  從局部看。2022年3月深圳暴發疫情,深圳嚴格實行分區分級精准防控,落實差異化疫情防控措施,很快就恢復社會生產生活秩序。

  從全國看,2020年,面對疫情的衝擊,中國『率先控制疫情』『率先復工復產』『率先實現經濟增長由負轉正』。2021年,國內生產總值增長8.1%,全國財政收入增長10.7%,城鎮新增就業1269萬人……成績讓世界艷羡。

  可以說,與外界相比,我們用更小成本,在更短時間內控制住了疫情,減少了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人民生產生活的影響,保障了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穩定發展。

  實踐證明,『動態清零』是符合實際、尊重科學的,抓住了疫情發展變化的規律。

  『動態清零』的精髓,一是快速,二是精准。『動態』就是不追求絕對零感染;『清零』就是發現一起、撲滅一起,守住不出現疫情規模性反彈的底線。

  世界上萬事萬物都處在永恆的發展變化之中,我們反對停止的論點、悲觀的論點、無所作為的論點。

  事物都是從量變到質變、從漸變到突變的。如果不管『防』的過程,只管『治』的結果,對常態化防控和應急處置放松了要求,以中國14億多人的總人口基數、龐大老年人群體的現實國情,勢必令易感人群感染風險加大,最終將形成規模性反彈,後果不堪設想。

  近三年,疫情反反復復,大家工作與生活不時受到衝擊。受各種影響,一些人覺得國外的『與病毒共存』好,『動態清零』是自找麻煩,抓住枝節問題橫加指責,喪失信心。

  誰也不喜歡疫情,大家都願意過太平生活。但面對已經存在的疫情,我們必須站在大多數群眾利益的角度,站在全國一盤棋的角度,站在長遠利益的角度看問題,想辦法。

  做任何事情,只有對其整體的每個組成部分通盤考慮,統籌安排,纔能協調地、穩定地、持續地發展。很多事情按客觀規律辦,看上去是慢了,但實際結果會快了。相反,有些事情違背客觀規律,一時舒服了,很快,就會遭受更大的不舒服,對社會生活造成重大破壞。

  堅持『動態清零』,一時不方便,是為了大家長久的方便。一地艱難的堅守,是為了更多地方過上正常的生活。

  人不能違背規律、改造規律,但人可以認識規律、掌握規律、運用規律。共產黨人絕不能做宿命論者,聽任病毒擺布。

  『動態清零』是現階段中國的最佳選擇。力爭在短時間內做到『動態清零』,依然是最經濟、最有效的疫情防控策略。

  解除當前人們思想疑慮的唯一辦法,是堅定不移地實行『動態清零』,不猶豫,不徘徊,實實在在地乾,取得疫情防控戰的成效。

  當然,『動態清零』是精准清零,科學清零。一些地方存在的防控層層加碼、動作變形走樣,無端阻礙民眾正常生產生活的做法是必須警惕並加以及時制止的。

責任編輯:焦志明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相關新聞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