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科學家近日設計出一種相位量子態與時間戳量子態混合編碼的量子直接通信新系統,成功實現100公裡的量子直接通信。這是目前世界最長的量子直接通信距離。該研究成果由北京量子信息科學研究院、清華大學龍桂魯教授團隊和陸建華教授團隊共同攻關,發表於最新一期《Light-Science & Applications》期刊在線版。此前公開發表的成果中,量子直接通信的最長距離為18公裡。
量子直接通信以量子態作為載體編碼和傳輸信息,改變了傳統保密通信的雙信道結構,將噪聲信道下的可靠通信發展為噪聲和竊聽信道下的可靠和安全通信,不僅能夠感知竊聽,還能夠阻止竊聽。
該研究表明,使用現有成熟技術手段,一些無法進行中繼的場景的量子直接通信可行,如星地之間的量子直接通信、部分城市間點對點量子直接通信等。可減少中繼數量,降低鏈路節點成本,降低通信延時,提昇通信性能和用戶使用體驗。(記者張漫子)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相關新聞
頻道推薦
- 行政拘留5日!嫩江一臺球廳在疫情防控期間違規經營2021/12/13
- 同心抗疫 彰顯擔當|北大荒商貿(收儲)集團捐贈物資助力吉林『抗疫』2022/04/07
- 話劇《鐵流東進》即將上演2022/04/08
- 北京冬殘奧會中國體育代表團成立2022/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