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4月10日電題:中國『動態清零』焦點觀察
新華社記者
9日,上海新增新冠感染者超2萬例,疫情仍在高位運行。3月以來,全國累計報告本土感染者超27萬例。
疫情嚴峻復雜的時刻,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堅持科學精准、動態清零,盡快遏制疫情擴散蔓延勢頭。
為何要堅持『動態清零』?抗疫大賬怎麼算?『動態清零』如何『快』?民生需求怎麼保障?常態化防控如何體現剛性約束……回答好這些焦點問題,事關抗疫、民生和發展長遠。只有以更堅決的態度、更徹底的措施、更迅速的行動,把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落到實處,纔能打贏抗疫的大仗硬仗。
這麼多國家『躺平』,我們為何堅持『動態清零』?
奧密克戎變異株引發的新一輪疫情來勢凶猛,部分國家計劃或已開始全面放松防疫。英國政府2月宣布『與新冠共存』,韓國、日本3月相繼放寬部分防疫限制措施……
面對奧密克戎的快速傳播,有人心存疑問:這麼多國家已『躺平』,我們為何還堅持『動態清零』?
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看奧密克戎的真實危害——
此輪疫情中,吉林市新冠感染者97.5%為無癥狀和輕癥。但截至4月3日,吉林市中心醫院收治50名重癥患者和35名危重癥患者,其中10人需有創呼吸機支持呼吸。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赴吉林醫療救治組專家分析認為,奧密克戎對高齡患者、合並嚴重基礎病患者等特殊人群具有嚴重威脅。奧密克戎絕不是『大號流感』。
美國疫情在經歷了聖誕假期的高峰後,近一周平均每日新增感染者仍近3萬例、死亡病例近500例。韓國疫情仍處高峰,近一周來平均每日新增感染者近23萬例、死亡病例約310例。
今年年初以來至4月7日,中國香港地區因新冠肺炎疫情死亡病例逾8000例。而在2018至2019年冬季流感季,香港因流感死亡病例累計為350餘例,以至於香港媒體人士感嘆:『說新冠像流感,哪裡像?我認為一點也不像。』
再看病毒繼續變異的潛在風險——
世界衛生組織3月30日公布的研判中,未來一年新冠病毒可能出現如下演變:最樂觀的情況,是奧密克戎之後的新變異株毒性顯著減弱,現有疫苗可以應對;最糟糕的情況,則是出現毒性更強的變異株,且現有疫苗保護力快速降低。
德國聯邦衛生部長4月6日表示,此前宣布從下月開始允許新冠感染者自願進行隔離的措施是『錯誤的』,德國將繼續沿用新冠感染者強制隔離政策。
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達2.67億。最新數據顯示,還有超5000萬老人未完成新冠疫苗全程接種。
『這是所有人群中最脆弱的部分,他們一旦感染,重癥和死亡率遠遠高於其他人群。』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科研攻關組疫苗研發專班工作組組長鄭忠偉說。
疫情發生後,如果不及時『動態清零』,一旦形成規模性反彈,醫療體系就會面臨被擊穿危險。這就不只是一個公共衛生事件,更是衝擊群體心理穩定的重大社會問題。
經歷過武漢戰『疫』的『洗禮』、德爾塔疫情的考驗,中國實現了疫情發現一起撲滅一起。『「動態清零」總方針,是與傳播力強的變異株多次殊死較量後的有效應對策略。』國家衛生健康委主任馬曉偉表示,由此形成的中國式抗疫,靠的不是一招一式,而是科學決策、高效協同。
要算大賬算生命賬
疫情還在擴散,一些城市陸續按下『慢行鍵』。如何看待付出的成本,關鍵要算大賬,既算經濟賬,更算生命賬。
首先來算這本經濟賬。高效落實『動態清零』,為中國發展贏得主動。從做出關閉離漢通道這一史無前例的防控之舉,到多地采取從嚴從緊、管控封控的防疫舉措,為經濟發展創造了良好條件。
2020年,中國『率先控制疫情』『率先復工復產』『率先實現經濟增長由負轉正』。2021年,國內生產總值比上年增長8.1%,兩年平均增長5.1%,經濟增速居全球主要經濟體前列。
當前,國內新增本土確診病例和無癥狀感染者快速增長,規模性疫情與散發疫情交織,疫情仍處高位運行狀態。
短期來看,上海經濟社會、群眾生活會受到影響,但從一個國家、一個整體來看,局部地區、小部分人被管控,防止疫情擴散,換來的是更大范圍、更廣泛的百姓正常生產生活,是更加寬松、穩定的經濟社會發展環境。
『如果在堅持「動態清零」總方針上有動搖,就會錯失抗疫的最佳時機,這樣代價會更高,損失會更大,後果更不堪設想。』國家衛生健康委疫情應對處置工作領導小組專家組組長梁萬年表示。
再算這本生命賬。防控工作必須始終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這是判斷防疫成效的首要標准。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在保護人民生命安全面前,我們必須不惜一切代價,我們也能夠做到不惜一切代價』。
抗疫初期,中國確診患者人均醫療費用約2.3萬元,一些危重癥患者的治療費用達幾十萬甚至上百萬元,全部由國家承擔。2021年2月,中國啟動居民免費接種新冠疫苗,開支1200餘億元;核酸檢測費用一降再降,單人單檢不高於每人份28元……
『對人民生命的態度,最能體現一個國家到底是不是把人民放在第一位。』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說。
9日,國家會展中心(上海)3號館改建工程完工交付。『四葉草』將變大方艙,總計將達5萬張床位。
對戰新冠病毒,中國始終不計成本地開通救治通道,一切為生命讓路。
『人命關天。』中國工程院副院長、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院校長王辰說,在『義』與『利』之間,中國共產黨的選擇是始終把人民生命放在第一位。
- 行政拘留5日!嫩江一臺球廳在疫情防控期間違規經營2021/12/13
- 同心抗疫 彰顯擔當|北大荒商貿(收儲)集團捐贈物資助力吉林『抗疫』2022/04/07
- 話劇《鐵流東進》即將上演2022/04/08
- 北京冬殘奧會中國體育代表團成立2022/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