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要聞
搜 索
凝心聚力向未來——全國政協十三屆五次會議巡禮
2022-03-10 06:52:42 來源:新華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新華社北京3月9日電 題:凝心聚力向未來——全國政協十三屆五次會議巡禮

  新華社記者林暉、丁小溪、魏玉坤、王鵬

  乘著浩蕩春風,全國政協十三屆五次會議描繪著同心築夢的時代華章。

  6天時間裡,近2000名全國政協委員聚首北京,以飽滿的政治熱情、奮發的精神狀態建真言、凝共識、添助力,為奪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勝利匯聚磅礡力量。

  同心同德聚共識

  3月6日下午,北京友誼賓館聚英廳,群燈璀璨,氣氛熱烈。

  『必須把確保重要農產品特別是糧食供給作為首要任務,把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要在推動社會保障事業高質量發展上持續用力,織密社會保障安全網,為人民生活安康托底』……

  習近平總書記親切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五次會議的農業界、社會福利和社會保障界委員,並參加聯組會,聽取意見和建議,會場上不時響起熱烈掌聲。

  高遠謀劃,指明發展方向。深切囑托,匯聚奮進力量。

  新的歷史節點,標定了我國新的發展方位——

  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後,2022年是進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新征程的重要一年,中國共產黨將召開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

  同心同德、團結奮斗,圍繞中共二十大勝利召開凝心聚力,人民政協重任在肩。

  團結要有圓心,固守圓心纔能萬眾一心。

  『黨的領導是黨和國家的根本所在,也是廣大人民群眾的幸福所在。』

  聯組會上,第一位發言的政協委員、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縣打安鎮乾部羊風極,帶來了基層群眾的最深切心聲。

  『黨的領導越有力,黨的旗幟越鮮明,就越能鞏固和壯大愛國統一戰線,形成真正的、廣泛的、緊密的大團結。』全國政協委員張其成由衷地說。

  3月4日,人民大會堂萬人大禮堂內,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會徽在鮮艷紅旗的映襯下熠熠生輝。

  全國政協主席汪洋代表政協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向大會報告工作。

  『把學習中共黨史貫穿48個主題讀書群』;

  『全年舉辦重要協商活動25次,開展視察考察調研82項,立案提案5039件,編發大會發言867篇,有效服務決策施策』;

  『全國政協黨組成員同367名黨外委員談心談話,組織重大專項工作委員宣講11場,制作播出委員講堂10期』;

  ……

  一個個有力數據,一項項履職成果,充分反映出一年來人民政協事業在繼承中發展、在發展中創新,不負專門協商機構的職責使命。

  這是民主、團結、求實、奮進的大會——

  審議全國政協常委會工作報告和提案工作情況報告,列席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討論政府工作報告和其他有關報告,舉行大會發言、小組會議、界別協商會議……6天緊張密集的會議安排,留下政協委員履職盡責的奮進身影。

  大會期間,中央領導同志分別到現場聽取大會發言,參加委員聯組討論。中央和國家機關有關單位負責同志參與界別協商會議,聽取意見和建議。

  強信心,聚人心,築同心。

  『我們要強化理論武裝,不斷增進對中國共產黨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治認同、思想認同、理論認同、情感認同,以昂揚的精神風貌和飽滿的履職熱情,擔當起新時代人民政協的職責使命。』北京市科協常務副主席司馬紅委員說。

  廣集眾智謀良策

  3月4日下午,聚光燈下,全國政協十三屆五次會議首場『委員通道』如約而至。

  面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起伏反復,『我們將根據疫情變化動態研判,統籌生產生活,科學精准應對,力爭低成本、低影響』;

  裝備制造業是國之重器,必須『全面推進自主創新,組建更多產學研一體的創新中心,切實增強裝備制造業產業鏈的韌性』;

  ……

  回應社會關切,講述履職故事。7位來自不同行業和領域的政協委員以網絡視頻方式,發出政協『好聲音』,傳遞信心與力量。

  『委員通道』連接會內會外,正是政協委員們知責於心、履責於行的生動縮影。

  連日來,廣大委員聚焦發展大計、心系民生冷暖,以高水平協商議政,彰顯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實踐偉力。

  一份份精心打磨的政協提案,飽含思考、承載夢想——

  中國建築西南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總工程師馮遠委員隨身攜帶的筆記本上,每一頁都記滿了她的調研思考。

  『提案是出自工作生活中一點一滴的觀察、思考和總結,有的經過多年資料收集過程,有的數易其稿,凝結了眾多專家和同行的心血和智慧。』馮遠說。

  推進農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促進青少年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委員們精耕細作每一份提案,服務『國之大者』,回應『民之所盼』。

  一篇篇建言獻策的大會發言,精准務實、切中肯綮——

  3月7日上午和下午,一天之內兩場大會發言。24名委員走上講臺,建叡智之言、獻務實之策、謀長遠之舉。

  『做實碳貢獻的量化和補償,用市場化手段做到添綠又生金』;

  『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也是時代的創造者,人民中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豐沛藝術源泉』;

  『緊密團結廣大臺灣同胞,不斷推進兩岸和平發展、融合發展,為實現祖國完全統一積累更加堅實的民意基礎』;

  ……

  從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深入思考,到對文藝作品站穩人民立場的堅定宣示,再到對深化兩岸融合發展的積極獻策,『協商民主的講壇』上,閃耀著真知灼見。

  一場場探討熱烈的小組會議,碰撞觀點、匯聚智慧——

  3月6日上午,一場關於數據交易所的討論在經濟界小組會上展開。

  『數據交易所該不該四處開花?』

  有的委員說:『只有各地、各行業數據都實現了互聯互通,纔能建立起一個完整的數據市場,因此當前我們還是要鼓勵市場發育。』

  也有委員認為,『市場發育不是簡單地建交易所,還要培育數據商,也就是讓第三方中介機構參與過來,彌合數據與需求之間的鴻溝。』

  ……

  商以求同,協以成事。在討論中匯集民智,在『爭鳴』中形成共鳴。

  委員們舉事例、擺數據、提建議,各抒己見、集思廣益。忙碌的日程中,處處湧動著協商民主的澎湃春潮。

  團結奮斗譜新篇

  向著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人民政協必將堅持團結和民主兩大主題,弘揚優良傳統,擔當職責使命,為實現民族復興偉業凝聚強大共識、匯聚磅礡力量。

  團結向未來,提振攻堅信心——

  『面對復雜嚴峻的國際環境和國內疫情散發的局面,中國經濟顯現出強大韌性。』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王一鳴委員認為,只要堅定信心,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情,中國經濟這艘巨輪定將行穩致遠。

  來自清華大學的李稻葵委員認為,盡管面臨多重風險挑戰,中國發展仍具有諸多戰略性的有利條件。處於戰略機遇期的中國經濟一定能夠再創奇跡,為民族復興奠定堅實的基礎。

  團結向未來,強化使命擔當——

  來自湖南的李雲纔委員多年來持續關注『三農』問題。為做好本次會議提交的提案,他專門到武陵山區的深處連續調研數天,實地體察民情。

  『政協委員所建之「言」之所以能資政,貴在「言」源於實際、忠於實情、發於實感、求於實效。』中國民辦教育協會會長劉林委員說。

  沈下身去、紮根人民,深入實際調查研究,不斷提昇建言資政水平,政協委員必將交出更為精彩的履職答卷。

  團結向未來,匯聚奮進力量——

  『4月中旬神舟十三號航天員將回到地球家園,這將標志著中國空間站關鍵技術驗證階段的圓滿收官。』

  這一來自全國政協十三屆五次會議『委員通道』上的信息,振奮人心。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委員說,今年將再送6名航天員進入中國空間站。

  星辰大海,征途遼闊。航天事業的飛速發展,輝映著中華民族昂揚奮進的壯美身姿。

  踏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因團結而生、依團結而存、靠團結而興的人民政協,正把更多人團結在中國共產黨周圍,把更多力量匯聚到民族復興的歷史進程之中,向著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勇毅前行。

責任編輯:孫嵐
【專題】一起向未來——2022全國兩會融媒專題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相關新聞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