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萬象
搜 索
3月5日22時44分『驚蟄』:春雷一聲響,九盡桃花開
2022-03-05 08:27:50 來源:新華網  作者:

  視頻制作:胡彥竹

  新華社天津3月4日電(記者周潤健)『一陣催花雨,數聲驚蟄雷。』北京時間3月5日22時44分將迎來『驚蟄』節氣。此時『九九』已盡,大地春回,萬象更新,風和日麗,草木初萌。『春雷響,萬物長』,沈睡一冬的蟄蟲也開始驚醒而出。

  海報制作:方金洋

  歷史學者、天津社科院研究員羅澍偉介紹,每年公歷3月5日或6日太陽到達黃經345度時,進入『驚蟄』節氣,是為二十四節氣中第三個節氣,春季第三個節氣,也是仲春開始的標志。

  『驚蟄』時節,全國大部地區氣溫和地溫普遍回昇,『一鼓輕雷驚蟄後,細篩微雨落梅天。』春雷乍響,這種自然現象大多出現在長江流域,北方進入4月,方可偶聞雷鳴。萌動的雷聲,仿佛一道春天的召集令,萬物立刻就有了精神。

  『驚蟄』之後,廣大農村進入了一年中的繁忙時節,『田家幾日閑,耕種從此起』,大江南北,陸續呈現出一派春耕的忙碌景象。

  海報制作:方金洋

  『驚蟄』三候:一候桃始華;二候倉庚鳴;三候鷹化為鳩。意思是說,桃花盛開,黃鸝始鳴,斑鳩求偶。『驚蟄』花信:一候桃花,二候棣棠,三候薔薇。『九盡桃花開』,此時節,我國南方地區溫度較高,一樹樹深紅色或淺紅色的桃花競相開放。唐代詩人元稹有詩雲:『陽氣初驚蟄,韶光大地周。桃花開蜀錦,鷹老化春鳩。時候爭催迫,萌芽互矩修。人間務生事,耕種滿田疇。』在年復一年的融融春光中,繁花似錦,生機勃勃,充滿希望的大好年景就在眼前。

  『驚蟄』一到,氣溫迅速回昇,日照明顯增加,但冷暖空氣時有交替,此時節公眾應如何保健養生?羅澍偉結合民間傳統和養生專家建議說,『驚蟄』時節,氣溫波動較大,應隨時關注天氣預報,適當增減衣物,避免受涼感冒;盡量少去公共場所,減少『密接』,防止流感等季節性疾病相互傳播。

  隨著天氣變暖,人體肝陽之氣漸昇,養生宜順應這一規律,多食富含植物蛋白和維生素等養肝益脾、溫潤清淡的食物,如銀耳、蓮子、山藥、油菜、芹菜、苦瓜等,少食油膩辛辣之物,以使五髒平和,氣血暢達。

  海報制作:方金洋

  春季天乾氣燥,往往使人舌燥咽乾,喉中作癢。果品中,梨味甘性寒,滋陰清熱,潤肺止咳,生熟食用,均可生津降火。

  起居方面宜遵古訓,『夜臥早行,廣步於庭』,也就是多到戶外踏青散步,呼吸新鮮空氣,使精神振奮、身心康健。每天安排一定時間的午睡,對於人體也大有裨益。

責任編輯:焦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