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要聞
搜 索
學習進行時?『兩會新語』中的『近平Style』
2022-03-04 14:14:12 來源:新華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習近平的『兩會故事』系列之七

  『兩會新語』中的『近平Style』

  新華網記者 王子暉

  【學習進行時】兩會即將召開,人們對習近平總書記第十次『兩會時間』倍加關注。梳理過去九年總書記的『兩會新語』不難發現一些一貫的特點和獨有的風格,有著鮮明的『近平Style』。新華社《學習進行時》原創品牌欄目『講習所』今天推出文章,為您解讀。

  兩會即將召開,人們對習近平總書記第十次『兩會時間』倍加關注。

  前九次出席全國兩會,總書記先後50次『到團組』,許多『兩會新語』,令人久久難忘。

  今年兩會總書記要講哪些內容,我們還要再耐心等等。不過,梳理過去九年總書記的『兩會新語』不難發現一些一貫的特點和獨有的風格,有著鮮明的『近平Style』。

  講平白話,說的是知心話

  總書記的講話總是很親切,這是大家共同的感受。每次同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交流,他總是以真摯平實的語言,同代表委員『嘮家常』,特別『接地氣』。

  2020年全國兩會,習近平來到湖北代表團。當時因為疫情防控壓縮了會期,中央領導同志『到團組』的次數也隨之減少。習近平對代表們說:『我特別提出湖北代表團一定得來一下。你們是湖北6000萬人民的代表,我要看望一下大家。』

  這次到湖北代表團,習近平和羅傑代表的交流也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羅傑是十堰市太和醫院黨委書記、院長。會上他一開口,習近平就認出了他,笑著對他說:『你在代表通道上接受采訪,講你們組織10來個人成立專門醫護小組,成功救治了一位87歲老人。在內蒙古代表團,我提到了你,說這件事讓我印象深刻。這句話還登在了報紙上。』

  與習近平面對面交流,親切之感撲面而來。每一場會都如同促膝談心、圍爐夜話。這樣的例子非常多。

  2018年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習近平來到廣東代表團,聽取基層代表米雪梅的發言後,他沒有立即具體回應問題,而是先說:『你剛纔講到你的經歷,我看有點像你的名字,米雪梅,梅花香自苦寒來。』

  2019年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習近平來到河南代表團,聽到李連成代表講的『農民的八個夢想』,習近平說:『我經常到一些貧困地區去。到農村去,我總有一句話,我說你們還需要些什麼?你今天講的這些,恰恰是我們廣大農民同志對幸福生活追求的要求。』

  2021年全國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習近平看望政協委員時談到社會普遍關心的教育問題,他說:『無論學校教育、家庭教育,都不能過於注重分數。分數,是一時之得,如果沒有形成健康成熟的人格,這個不行。』

  ……

  講平白話、知心話,根本原因是從百姓視角出發談問題。總書記不端架子,不唱高調,代表委員們也更願意把百姓的開心事、操心事都講給他聽。

  有千叮萬囑,也有響鼓重錘

  習近平兩會『到團組』,不只是聽情況,還要提要求、作動員,而且『重要的事情說N遍』。

  以脫貧攻堅為例,習近平多次強調精准扶貧的重要性。

  2016年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在湖南代表團,習近平回憶到湘西十八洞村調研的經歷時說:『走到十八洞(村)的時候,我就發出這樣的感觸,我說這個要精准(扶貧),否則就是手榴彈炸跳蚤,不解決問題。』

  2017年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習近平又在四川代表團叮囑,扶持誰、誰來扶、怎麼扶、如何退,全過程都要精准,有的需要下一番『繡花』功夫。

  2019年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習近平在甘肅代表團再次強調,在脫貧標准上,既不能脫離實際、拔高標准、吊高胃口,也不能虛假脫貧、降低標准、影響成色。

  ……

  盯著抓、反復抓,直到抓出成效,這是習近平抓工作的鮮明特征。

  這些年,在全國兩會上,習近平四次到東北各省代表團,頻繁講到產業結構昇級轉型;兩次到青海代表團,每次都強調保護好『中華水塔』;連續五年到上海代表團,『當好全國改革開放排頭兵、創新發展先行者』是一以貫之的要求;連續四年到內蒙古代表團,脫貧、生態保護、民族團結等問題常講常新……

  習近平談這些問題時,語氣也並非都是和風細雨,對一些他深惡痛絕的不良現象,他連說『重話』『硬話』,顯示了黨中央反腐敗、糾『四風』的堅強決心。

  2015年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在廣西代表團,習近平說,『你們各級領導也唬不了我。我就是從貧困地區出來的,那什麼樣子我都知道』。

  2019年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在甘肅代表團,習近平說,『不要搞那些急功近利、虛假政績的東西,現在就要敲打,防患於未然,防微杜漸』。

  ……

  這些年,對於經濟數據弄虛作假,煤炭領域腐敗,扶貧中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破壞選舉案件等問題,習近平都在全國兩會上提出批評。這些話講出了老百姓的心聲,也傳遞了我們黨自我革命的堅強決心,每一句都贏得如雷的掌聲。

  有感染力,更有穿透力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習近平的『兩會新語』充滿了濃濃的家國情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的胸襟和魅力。

  他的話裡,常常有對貧困群眾的牽掛。

  2014年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習近平在貴州代表團深情地說:『我這個人是有農村情結的。1969年1月份插隊,老百姓幫助我,他們有什麼吃的都給我送一點,誰送我一碗酸菜,我說我今天生活又改善了。現在我看到貧困地區的老百姓啊,我確實是發自內心同情他們。我們作為共產黨人,我們一定要把他們放在心上,真正地為他們辦實事,否則我們的良知在哪裡啊!』

  他多次在兩會寄語少年兒童,對他們格外關心。

  2017年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習近平在四川代表團說:『去年媒體報道了涼山州的懸崖村,看到村裡的孩子們常年在懸崖上爬藤條,上山下行安全得不到保證,看了以後心情還是很沈重,也很揪心。前不久又看到材料,說當地已經建了新的鐵梯,這樣心裡又感覺到松了一下。』

  對各級官員,他的話則透著嚴格的要求、嚴肅的提醒,乃至嚴厲的批評。

  2021年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在內蒙古代表團,習近平說,『拿著國家資源去搞行受賄、去搞權錢交易,這個賬總是得算的』。

  ……

  2020年,在內蒙古代表團,習近平20多次提到『人民』。『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價』刷屏互聯網。

  2021年,看望政協委員,習近平勉勵廣大醫務工作者,懷救苦之心、做蒼生大醫;勉勵教育工作者,堅守為黨育人、為國育纔。

  2021年,在青海代表團,習近平著重強調,要始終把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放在心上,堅定不移增進民生福祉,把高質量發展同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緊密結合起來。

  ……

  這些話語生動體現了習近平為人為政的一貫理念和堅強意志,是『我將無我,不負人民』的真實寫照,有語言的感染力,更有思想的穿透力。

責任編輯:孫嵐
【專題】一起向未來——2022全國兩會融媒專題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相關新聞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