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萬象
搜 索
節氣裡的中國?雨水日:拂水驚梅中迎來春天
2022-02-19 08:47:00 來源:新華社  作者:

  新華社北京2月18日電題:雨水日:拂水驚梅中迎來春天

  新華社記者

  春從何處來,拂水復驚梅。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屬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後繼之雨水。且東風既解凍,則散而為雨矣。』

  雨水,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個節氣。每年公歷2月18日至20日前後,當太陽到達黃經330度,我們迎來了雨水節氣。從此氣溫回昇,雨量漸增,大地萬物在雨水滋潤中蘇醒。

  如果說,立春在氣象上更多是春天的前奏,雨水節氣則萬物開始萌動,春天已悄然來臨。

  海報制作:欒若卉

   【雨水·三候】

  古代將雨水分為三候:『一候獺祭魚;二候鴻雁來;三候草木萌動。』

  意思是說,雨水節氣來臨,水面冰塊融化,水獺開始捕魚了。水獺喜歡把魚咬死後拖到岸邊依次排列,像是祭祀一般,所以有了『獺祭魚』之說。

  雨水五日後,大雁開始從南方飛回北方。再過五日,草木隨著大地陽氣的昇騰,開始抽出嫩芽。

  大自然就這樣一步步走向春天的深處。

   【春風吹醒大地】

  在雲貴高原雲南,溫暖而濕潤的春風早已吹醒了大地。昆明街頭盛開著粉色的桃花、海棠花,船房河畔的柳樹悄悄露出芽頭,滇池畔開放的郁金香吸引了不少游人賞花、拍照打卡。

  近日,雲南省羅平縣大面積油菜花開放,散發濃濃春意。新華社發(毛虹攝)

  蒙蒙春雨裡,江南一帶的白牆黛瓦、小橋流水、青石板路和來來往往的行人,想想都美得像一幅水墨畫。

  但此時,料峭春寒亦不可忽視。時至雨水節氣,太陽的直射點由南半球逐漸向赤道靠近。這時的北半球,日照時數和強度都在增加,氣溫回昇較快,來自海洋的暖濕空氣開始活躍,並漸漸向北挺進與冷空氣相遇,形成降雨。這個時節,天氣變化不定,是全年寒潮過程出現最多的時節之一,忽冷忽熱,乍暖還寒。『春捂秋凍』,是千百年來老祖宗的智慧。

   【春耕農忙正當時】

  一年之計在於春,農忙總是春天的話題。這個時節,各地農民搶抓農時進行春播耕地、麥田施肥、大棚管護等農事活動,在田間地頭耕耘希望。

  2月12日,在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草壩鎮春曉種苗基地,剛剛澆過水的辣椒苗在陽光下生機勃勃。新華社發(張洪科攝)

  在雲南?海縣曼洪村,村民們正忙著插秧,波光粼粼的水田很快被一行行秧苗覆蓋。村民老伍今年種了10多畝田地,為了不耽誤農時,他選擇了機械插秧。『真是方便,兩小時就插好了,省時省力。』

  從南往北看。在有『中國第一麥』之稱的河南新鄉市延津縣,麥苗已沒過腳踝,全縣百萬畝小麥正進入返青期。遠遠望去,綠意盎然。這裡的農民們已經開始在田間鏟土覆壟,為澆返青水做准備了。

  去年秋播期間,受洪澇災害影響,延津縣等部分地區遭遇小麥晚播,晚播弱苗佔比偏高。但種糧大戶李元智仍然充滿信心。『臨近雨水節氣,天氣預報說河南會有新一輪降水。「春雨貴如油」,降水有利於麥子返青。』他說,目前看苗情雖不如去年,但只要春管期間做好了,通過精細澆水和施肥,就能促進『弱苗轉壯』。

  海報制作:欒若卉

  幅員遼闊的中國,南北差異很大。當南方春意萌發的同時,北方一些地區仍在下雪,但這並不影響人們期盼春天的到來。

  在最北邊的省份黑龍江,不少廣袤黑土地上白雪皚皚,勤勞的農民已開始備春耕。這幾天,海倫市東興現代農機農民專業合作社社員正在檢修農機,更換有損耗和損壞的零部件。『春耕就要開始了,我們要讓所有農機達到隨時下地的備耕狀態。』合作社理事長劉春生說,去年種了7000多畝大豆,今年准備多種一些。

   【夢想的種子在春雨裡萌芽】

  雨水日,春天已經在人們心裡了。夢想的種子,在等待一場恰逢時節的雨。

  2月16日,重慶市南岸區珊瑚實驗小學的開學典禮上,『農歷二十四節氣』『冬奧』等成了高頻詞匯。校長譚勁為孩子們科普了冰墩墩的象征意義,還送上了新學期的祝福——

  『再過幾天我們將迎來「雨水」節氣。這個節氣,預示著大雁歸來、草木萌動,農作物也將迎來生長的好機會。希望我們珊瑚學子迎著春風春雨,在新學期茁壯成長,像奧運健兒那樣不斷超越自己。』(記者胡璐、王悅陽、楊靜、孫清清、王建)

  漫畫制作:中國氣象局氣象宣傳與科普中心

責任編輯:焦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