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貨』當道要宅家還要有年味兒
新春對聯不僅有了貼上米缸、貓窩的『迷你版』,內容也『反常規』甚至夾雜著英文;90後、00後囤的年貨裡不僅有吃穿,還有犒勞自己辛苦『打工』一年的VR眼鏡;生兒育女的80後則為『智能家』添置了不少新品。
不同的地域,孕育了不同的年味兒。不同年齡、性別的消費者,對年貨的偏好也大相徑庭。
『新年貨』關注『家』和『健康』
『年貨』在《現代漢語詞典》裡的解釋是『過農歷年時對應的物品,如糕點、年畫、花炮等』。隨著時代變遷,『年貨』的內容更加包羅萬象,商場、電商平臺也紛紛過起了『年貨節』,除了過年必需品,饋贈親友的、犒賞自己的都是當代人眼裡的『新年貨』。
『過新年,穿新衣』的傳統習俗還是沒有改變。《2022年貨節——新春生活消費趨勢報告》統計顯示,2021年底微博中提及『過年買』的內容中,聲量最高的關鍵詞包括衣服、手機、零食等,今年相比往年顯著增長的關鍵詞則有手機、項鏈、漢服等。
2022年的春節,在『就地過年』的倡導下,人們對家人的思念、對團聚的期盼更加濃厚,『年貨』被賦予了更多的情感內涵。物質方面,人們對『家』『健康』『健身』『智能』等關鍵詞的關注度顯著提高,精神方面,人們更願意為『文化意義』『治愈』『好運』等關鍵詞買單。
從線上整體情況來看,2022年貨節品類成交額TOP10分別為女裝、家裝、食品、3C數碼、家居家紡、母嬰、男裝、美妝、運動戶外及大家電。
年貨偏好按人群、地域有區分
數據顯示,女性是置辦年貨的主力軍,在線上整體貢獻了61%的成交金額,人數上也顯著高於男性,是男性人數的1.8倍。女裝、美妝、母嬰等品類更受女性偏好。男性買『年貨』雖然人數少,但整體件數卻略多於女性,並且在3C數碼及大家電品類方面更容易『出手』。
年貨需求在代際間有著顯著差異。初入職場的00後,以及職場『生力軍』的90後均對3C數碼、女裝有著較高的偏好度;80後處於生兒育女、安家置業的人生階段,在家裝、母嬰類別的偏好更為突出;70後們除了家裝,在女裝及食品方面同樣展示出高偏好度。
不同地域置辦的年貨也各具特色。北方年貨講究大體量,讓『南方論斤、北方論車』『山東人准備年禮像進貨』等話題引發熱議。同時,『南方吃年糕,北方吃餃子』等年夜飯差異都是引人共鳴的話題。
縱觀五湖四海的年貨,最顯著的差異要看舌尖上的『家宴』:長春的紅腸、南京的鹽水鴨、四川的火鍋、雲南的鮮花餅、廣州的燒臘、廈門的姜母鴨等,都作為地域特色被收錄進『全國年貨圖鑒』。
『宅家』相關品類成新趨勢
『新年貨』有哪些新趨勢?
疫情導致出行受限,人們更願意為了自己的小家而非人情往來上給與更多的投入。同時,居家時間變長,堅定了不少人安居置業的心願,人們想把家布置成更溫馨、智能化的空間。因此,與『宅家』相關的品類,如大家電、家居家紡、生活電器、家裝等都出現了正增長。例如,風靡一時的洗地機為生活家們創造了更整潔的家居環境,投影儀等新興家電正在取代電視機,成為年輕一代的幸福感來源。
『過年送健康』也成為新趨勢。體檢卡、血糖儀、益生菌等跟健康、保健相關的產品,被用來送父母、長輩尤為常見。在追求健康生活的指引下,『運動戶外』『瑜伽』等運動裝備成為年貨新選擇,冬奧冰雪熱潮還帶動了滑雪裝備的迅速增長。
數碼科技如今是娛樂也是生產力。VR設備在元宇宙概念下逆勢翻盤,漲勢喜人。手機、電腦等產品也隨著居家辦公、在線學習的展開不斷形成『昇級』需求。
在家吃飯是帶著煙火氣的幸福。空氣炸鍋從社交平臺一路火到線下。『看來不買臺空氣炸鍋,小紅書不會放過我了。』網友因頻繁收到社交平臺相關產品及菜譜推薦而打趣道。此外,預制菜、快手菜等能夠便利解決置辦年夜飯難題的產品也廣受好評。既能滿足親自下廚的儀式感,又能把年夜飯該有的『排面』擺滿。
『被疫情偷走的這兩年』這一話題在節前曾登上熱搜,收到5.1億次閱讀量。新春之際,人們希望記錄當下,留住愛與美的瞬間。『藝術照』『全家福』等攝影服務出現顯著漲幅,高顏值的新年藝術照是愛美人士朋友圈的刷屏利器。留住生活化瞬間的『拍立得』相機也頗受歡迎。
『萬物皆可貼對聯』成新年俗
新年貨中,國潮、國貨當道。在女裝品類中,旗袍、漢服熱度上漲,中國風國潮服飾成為越來越多年輕人的『新年戰袍』。
疫情之下,人們被動或主動地與本土生活有了更緊密的連結,本土特產成為『地域自豪』,老字號隨之煥發新生。火鍋、紅腸、鮮花餅、鹽焗雞等各自老字號美食廣受喜愛。
身穿醒獅服的貓咪走紅網絡,『當狗穿上羽絨服』也登上熱搜。寵物作為養寵家庭的一員,自然也得給它們備足年貨。寵物衣服、寵物智能設備增長勢頭明顯。
紅色服飾一貫是年貨中的重要角色,如今連飲料的蓋子都要戴上紅色獅子帽,圖個好彩頭。錦鯉首飾、祈求好運的貨品涵蓋各類生活配件,貫穿人們的衣食住行。
『招財進寶年年富,喵肥家潤事事順』,橫批『人喵共旺』——從前人們在門上貼對聯,如今家裡的貓窩、狗窩、米缸,甚至電源插座……萬物皆可貼對聯。除了樣式迷你,對聯的文字內容也頗為吸睛。『WORK WORK HARD NOT TOO LATE,TRY NEXT YEAR BE THE BOSS』,橫批『JUST DO IT』,對於『反常規』英文對聯來說,『CHINGLISH』(中國式英語)的錯誤語法並不是重點,要的就是那份幽默帶來的會心一笑。這些春聯小心思在增添『年味兒』的同時也充滿了年輕人的自我表達。
文/本報記者陳斯
- 行政拘留5日!嫩江一臺球廳在疫情防控期間違規經營2021/12/13
- 阿城區舉辦『2022迎新年師生書畫展』2022/01/27
- 大楊揚曬與蘇炳添李琰申雪合影2022/02/05
- 基金經理1月虧沒丈母娘1年退休金 丈母娘一年退休金是多少?202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