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萬象
搜 索
新春走基層|六盤山下『打冰人』,為春運護航
2022-02-03 17:25:20 來源:中青報  作者: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馬富春 通訊員 鄔凡 王強

  2月2日,大年初二早上6時,當很多人還在睡夢中,蘭州鐵路局中衛工務段平涼隧道檢查工區的『打冰人』就已經起床,為當天的打冰工作做班前准備。

  『打冰的時候把護目鏡戴好,移動過程中一定要注意保持安全距離。』雷打不動的班前教育是工長王志銘最常念叨的事兒。

  7點30分,天還未亮,『打冰隊』隊員們已經帶好打冰杆、除冰鎬、梯子等作業設備,離開工區,開始一天的工作。

  蘭州鐵路局中衛工務段平涼隧道檢查工區,負責守護甘肅東部平涼地區、寧夏西南部六盤山一帶的山區鐵路,承擔著寶中鐵路335.607公裡36座隧道的檢修維護任務。

  近日,新一輪強降雪天氣來襲,六盤山一帶天氣極冷。鐵路隧道地處山區,附近的溫度降至零下20攝氏度以下。由於隧道部分區段圍岩地下水含量豐富,隧道襯砌表面容易出現滲漏水,出現結冰現象,這期間工區的一項重要任務就是打冰。

  『平涼橋隧車間管內36座隧道經常結冰的隧道有20座,我們成立了3支「打冰隊」,平均每間隔一天就得對20座結冰隧道全覆蓋打一遍,天氣越冷,打冰量越大。』工長王志銘只有25歲,但這卻是他第4年參與隧道打冰任務,前3年還是學徒,今年已作為負責人帶領著『隧道打冰人』護航春運。

  據王志銘介紹,六盤山一帶山路曲折險狹,山脊海拔超過2500米,最高峰達2942米。山地東坡陡峭,西坡和緩,地形條件十分復雜,『打冰人』往往天未亮就從工區出發,天黑透纔能走出隧道,披星戴月是他們的工作常態。

  『上行無車,下行無車,報警器正常,可以進入隧道。』早上8時30分,伴著對講機裡傳來的上道指令,王志銘帶領他的打冰隊步入漆黑的黑達溝隧道。巡檢8-10分鍾左右,發現了第一處結冰點,雖然結冰面不大,但作業人員李偉用平板電腦迅速記錄結冰和滲漏水處所,其他作業人員嫻熟地將冰柱敲碎,裝袋運走,整個作業時間不到20分鍾。

  越到隧道深處結冰體積越大,出現在眼前的這一處結冰體積約有6立方米。在陰冷潮濕布滿粉塵的隧道裡,劈裡啪啦地敲擊聲不絕於耳。隨著除冰鎬的起落,冰碴與水滴隨之飛濺,落在身後很快又凝結成冰,『打冰人』自己也近乎成了『冰人』。

  『打冰看起來簡單,其實並不容易。我們用的打冰杆,由3段絕緣杆組成,如果掌握不好角度和力度,掉落的冰塊和鋒利的冰碴會傷到自己。』隊員劉洪斌除完隧道邊牆下壁冰面後,又換上長把除冰鎬接著敲打冰柱。

  就這樣,周而復始地打冰、清理冰塊,在結冰處撒鹽加速冰的融化,減緩再次結冰的速度。清除下來的冰塊還要用編織袋運送到隧道外的安全處所。隨著氣溫逐漸走低,冰點再次結冰的速度變得越來越快,從剛入冬時的每間隔一天打一次,變成了現在的每天打一次。

  在零下25攝氏度的工作環境裡,盡管隧道裡的氣溫很低,但是『打冰人』揮舞著洋鎬、鐵鍬、絕緣冰杆乾活時,個個汗流浹背,一旦停下來蕭瑟的冷風又凍得人不禁發抖。為保證隧道除冰進度,他們根本顧不上吃午飯,都是任務完成後,出了隧道吃一點膜片、面包或餅乾墊一墊。

  『這些辛苦都不算啥,能夠讓廣大旅客平安回家,是我們最大的心願。』像王志銘這樣的『打冰人』在寶中線還有許多,寒風刺骨中,這些年輕的『清道夫』,在隧道內一杆一杆敲打,為寶中鐵路運輸暢通夯實了安全基礎,換來了旅客列車的暢行無阻。

責任編輯:邱浩

【專題】新時代 新征程 2022新年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