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地方新聞
搜 索
新春走基層|易地搬遷點多彩年俗裡的『錦繡新春』
2022-01-29 12:23:20 來源:新華社  作者:

  『小竹板,敲得響。黨的恩情講一講……眾志成城齊努力,錦繡明天更美麗!』手持快板、身姿挺拔,66歲的羅光仙笑容燦爛,與幾位鄰居熱情洋溢地講述著《十感黨恩》。

  廣場上,她們的竹板節奏明快、嗓音洪亮,贏得圍觀群眾陣陣掌聲。與記者談到搬遷進城後的生活,羅光仙說:『雖是快板表演,但說的都是心裡話,黨和政府的易地扶貧搬遷好政策給我們帶來了美好生活。』

  從深山區搬遷進城,羅光仙即將在貴州省黔西市最大的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錦繡花都』度過第三個春節。社區每逢重大節日都會舉辦多彩年俗活動,讓她倍感親切和溫暖。

  『比起住在山窩窩裡,搬遷點裡的住房條件和生活環境都很好,學校、醫院等配套設施也很完善。』羅光仙說,社區乾部經常組織大家搞活動,搬遷群眾就是『主角』。

  正如羅光仙所說,廣場上的文藝節目幾乎都是搬遷群眾自編自導自演的。約一米長的竹棍,棍身纏上絲帶,兩端掏個小孔嵌著幾枚銅錢,一頭一尾綴著流蘇,便成了搬遷群眾表演用的道具——『金錢棍』。

  表演時,人們不停地上下翻轉『金錢棍』,還不時用棍子敲擊四肢,嵌著的銅錢叮當作響。參與表演的搬遷戶熊心蘭動作嫻熟,表現力很強。『沒想到以前跟著老人學打「金錢棍」,如今還能派上用場。』她說,鄰居們一起排練表演,拉近了彼此的距離,也增進了大家的感情。

  廣場中央,歌舞表演熱鬧非凡。廣場兩旁,社區乾部則與居民圍著爐火正旺的簡易灶臺,一起包湯圓、蒸糯米……

  貴州省黔西市最大的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錦繡花都』歡度新春,當地群眾正在打?粑。新華社記者李凡攝

  哈氣成霜的寒冬,吃著熱氣騰騰的湯圓,暖在心裡。65歲的白族老人岳忠玉說,大家一起包一起吃,社區像是個溫暖的大家庭。

  這邊煮湯圓熱氣騰騰,那邊打?粑熱火朝天。打?粑是個體力活,大伙兒輪番接力,一起打出香糯軟綿的?粑。『眾人拾柴火焰高,一起打?粑,共同分享,意義更不一樣。』錦繡街道組織委員李平說。

  貴州省黔西市最大的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錦繡花都』歡度新春,當地群眾手拉手圍成圓圈唱歌跳舞。新華社記者李凡攝

  撰寫春聯、載歌載舞……豐富多彩的年俗活動一次次點燃搬遷群眾參與的熱情。身著苗族、彝族等民族服飾的搬遷群眾匯聚在廣場上,手拉手圍成圓圈唱歌跳舞,廣場猶如歌舞的海洋。

  圍繞『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社區在積極落實相關幫扶政策時,也開展節日慰問、送溫暖等行動。錦繡街道黨工委書記王清龍說,新春佳節舉辦豐富的年俗活動正是為了讓搬遷群眾更有融入感、獲得感和歸屬感。(記者李凡、駱飛)

責任編輯:焦志明

【專題】2022新春走基層

【專題】新時代 新征程 2022新年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