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萬象
搜 索
今日冬至,你那裡吃餃子?湯圓?羊肉湯?還是……
2021-12-21 08:34:07 來源:新華網 中新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在二十四節氣中,『冬至』是個比較特別的存在:它是古人心中的大吉之日,甚至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

  經歷了許多年的演變之後,如今人們過冬至,會吃些什麼?怎麼過?對此,記者在隨機采訪中收獲了各種不同的答案:餃子、湯圓、鍋仔……飲食背後,不乏對親人的思念之情。

  過冬至,你吃點啥?

  餃子還是湯圓?

  現在聊起某些節日,『吃點什麼』往往是個最簡單直接的過節方式,冬至也不例外。只不過,地域不同,飲食上可能會有些細微的差異。

  對很多北方人而言,『吃餃子』是過冬至的標志性符號。來自遼寧的崔女士便記得,老人說冬至的時候吃餃子,不會凍壞小孩子的耳朵。

  但對福建的林女士來說,冬至的飲食記憶可能和湯圓有關,圓滾滾的湯圓裡包裹著花生、芝麻等餡料,寓意平安,『它是一個節日的祝福吧,好像說吃湯圓就大一歲。』

  黃先生則說,自己是安徽人,冬至時老家那邊吃鍋仔比較多,『這個比較暖嘛,特別是冬至的時候天氣比較冷,吃的時候大家坐在一起吃鍋仔還是挺有氛圍感的。』

  不僅如此,天津的劉女士說,家裡除了吃餃子,可能還會吃年糕,寓意『攆小人』;另外,也有人說,在山東有的地方,流行這一天喝羊肉湯,暖和、驅寒。

  不管吃什麼,更讓人難忘的,恐怕還是小時候一家團聚、和樂的情景:現在長大了,大家各忙各的工作,很少會聚在一起,所以,也會比較懷念冬至。

  民俗專家王娟解釋,一些重要的節氣或者節日,飲食就特別具有標記性。中國的很多節日的習俗,大家一塊吃,就多了一個相互溝通的渠道,增進親情和彼此之間的關系。

   『冬至大如年』

  不只是飲食,冬至的歷史其實很悠久。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之一,確定的時間很早。它的特點也很明顯,『十一月中。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

  如果按照傳統的陰陽五行理論來看,冬至是『陰陽轉化』的重要節氣,所以也有『冬至一陽生』的說法,閏月的設置以冬至為標准。古人認為,這是個大吉之日。

  據記載,周歷的正月為夏歷的十一月,也就是說,周代的正月相當於現在的十一月。那時,周代以冬至為歲首過新年。所以說,拜歲和賀冬沒有太大的區別。

  在漢代,冬至仍然是個重要的時間節點。《後漢書》中說:『冬至前後,君子安身靜體,百官絕事,不聽政,擇吉辰而後省事。』這個時候,朝廷上下要放假休息。

  冬至,人們要准備豐富的飲食,祭拜祖先。南宋孟元老在《東京夢華錄》中寫道:

  『十一月冬至。京師最重此節,雖至貧者,一年之間,積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備辦飲食,享祀先祖。官放關撲,慶祝往來,一如年節。』

  『故天有時,人以為正』。冬至時,在人們舉行的這些儀式中,恰恰蘊藏著對祖先的孝敬、不忘本,以及對美好生活的祝願。

  希望與溫情

  冬至居於新舊更替的時節,在古人觀念中,它自然也就有了比較特別的文化含義。

  比如,『數九』寒天,民間流行填九九消寒圖以供消遣,它通常是一幅雙鉤描紅書法,從冬至起每天按照筆劃順序填充一個筆劃,到九九之後春回大地,一幅九九消寒圖便完成了。

  或者買一張畫,上面有八十一瓣梅花,等開始數九了,就一過一天點一個,所有的梅花瓣都染紅了,春天也就到了。它的寓意都一樣,希望平安圓滿,能夠順利度過冬天。

  歲月流轉,世界瞬息萬變,如今的冬至,可能很多習俗已經漸漸淡化。但細究起來,提起冬至,人們在意的可能並不是如何滿足味蕾、消磨時光,而是它本身的意義。

  這是因為,冬至時已近年終歲尾,辭舊迎新的春節不久即將來臨,而且,春天的腳步也慢慢近了。天氣雖冷,卻始終蘊含著濃濃的希望和溫情。(中新社記者上官雲王世博)

首頁  上一頁  [1]  [2] 

責任編輯:楊金光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相關新聞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