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2月20日電題:『兩節』期間返鄉和外出要注意什麼?權威解答來了!
新華社記者沐鐵城、徐鵬航
當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仍處於高位運行,新型變異株不斷出現,我國持續面臨較大的疫情輸入壓力。2022年元旦和春節(以下簡稱『兩節』)期間,境外回國人員增多,境內人員流動性增加,疫情輸入和傳播風險加大,防控形勢嚴峻復雜。
為做好『兩節』期間疫情防控工作,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制定了《2022年元旦春節期間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兩節』期間,返鄉和外出的居民應注意什麼?個人應做好哪些防護措施?健康碼『變黃』對出行有何影響?相關專家進行權威解答。
返鄉和外出的居民應注意哪些防控要求?
專家提示,考慮到我國幅員遼闊,各地自然和社會經濟狀況不同,疫情形勢、傳播風險和防控重點存在差異,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要根據當地疫情形勢和實際情況,按照科學精准防控要求制定轄區內的人員出行要求並對外發布。『兩節』期間,個人要關注出行要求,自覺落實疫情防控措施。
如果一個居民所在的縣(市、區、旗)發生疫情,那麼他能否外出?
發生本地疫情後,所在的縣(市、區、旗)人員嚴格限制出行,落實當地流行病學調查、風險人員排查、核酸檢測、健康監測和社區防控等要求。
執行特定公務、保障生產生活物資運輸等人員確需出行的,經當地聯防聯控機制批准,須持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做好旅途個人防護,遵守目的地疫情防控規定。當地聯防聯控機制要公布審批要求和流程。
中、高風險地區所在地市的其他無疫情縣(市、區、旗)人員能否出行?
發生本地疫情後,中、高風險地區所在地市的其他非疫情縣(市、區、旗)人員非必要不出行,按照要求配合開展流行病學調查、風險人員排查等工作;確需出行的須持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做好旅途個人防護,遵守目的地疫情防控規定。
可以前往中、高風險地區所在縣(市、區、旗)嗎?
為防范感染風險,嚴格限制前往中、高風險地區及所在縣(市、區、旗),已經前往的人員須遵守當地疫情防控規定。
執行特定公務、保障生產生活物資運輸等確需前往的人員,按照當地有關防控政策和規定執行。
非必要不前往中、高風險地區所在地市的其他縣(市、區、旗),已經前往的人員須遵守當地疫情防控規定。
高風險崗位人員出行會受到限制嗎?
有關部門和企事業單位要對口岸接觸入境人員、物品、環境的高風險崗位人員以及集中隔離場所、定點醫療機構、發熱門診、進口冷鏈食品加工企業等的高風險崗位人員登記造冊,工作期間嚴格落實規范防護、閉環管理、高頻次核酸檢測等措施。
『兩節』期間,高風險崗位人員應盡量避免出行,確需出行應向所在單位報備,滿足脫離工作崗位14天以上、持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等條件。旅途中做好個人防護,遵守目的地疫情防控規定。
出現發熱、咳嗽等呼吸道癥狀,還能出行嗎?
出行前,如出現發熱、咳嗽等呼吸道癥狀,應暫時中止出行計劃,避免旅途勞累癥狀加重,並及時就醫,待康復後再安排出行。旅途中做好個人防護,遵守目的地疫情防控規定。
健康碼變成『黃碼』,對出行有哪些影響?
健康碼『黃碼』人員應履行個人防控責任和義務,主動配合當地做好健康監測和核酸檢測,避免外出。在健康碼由『黃碼』轉為『綠碼』且無異常癥狀後,可正常出行。旅途中做好個人防護,遵守目的地疫情防控規定。
寒假結束或春節後,對於高校學生返校或務工人員返崗有什麼具體安排和要求?
為降低疫情發生風險,避免集中返校返崗時人員聚集,提倡高校或企業安排錯峰返校返崗;並可根據實際情況,要求學生或務工人員返校或返崗時持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
能否組織宴會等聚集性活動?規模是否要有所限制?
近期,部分地方發生本地疫情後,通過聚餐、婚宴、喪事等人群聚集活動,引起疫情的快速傳播和擴散。
為降低疫情傳播的風險,『兩節』期間應嚴控廟會、大型文藝演出、展銷促銷等活動,盡量不舉辦大規模人員聚集性活動,家庭聚餐聚會等不超過10人,提倡『喜事緩辦,喪事簡辦,宴會不辦』,確需舉辦的盡可能縮小活動規模。自行舉辦5桌以上宴會等聚餐活動的個人,須向屬地社區居委會或村委會報備,落實疫情防控規定。抵邊鄉鎮避免舉行大規模人員聚集性活動。
個人應注意哪些防護措施?
節假日期間,公眾應加強自我防護,在公共交通工具、電梯等密閉場所以及人群聚集的室外場所全程規范佩戴口罩。注意勤洗手,咳嗽、打噴嚏時注意遮擋,保持1米以上的社交距離。室內經常開窗通風,保持空氣流通。60歲及以上老年人和嚴重慢性病患者等人群,應盡量減少去人群聚集場所。
- 行政拘留5日!嫩江一臺球廳在疫情防控期間違規經營2021/12/13
- 全員晝夜奮戰 人機結合邊下邊清保暢通2021/11/22
- 釋疑|王力宏李靚蕾巨額財產怎麼分?孩子撫養權歸誰?2021/12/18
- 看的蛋疼!男子吃早餐雞蛋突然爆炸2021/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