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慶假期,游客在位於上海的中共四大紀念館參觀拍照。新華社記者王翔攝
經歷了突發疫情考驗,在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中國旅游活力不減,新業態不斷創新,消費提質昇級,旅游業的韌性愈加強勁。中秋假期全國有8815.93萬人次出游,國慶假期全國旅游人次達5.15億。
周邊游玩成深度游
『受疫情影響,一年多來我沒有長途旅行了。可是北京本地游卻被我深度探索了一番,原來是別有洞天啊,好玩的地方真不少。』『80後』旅游愛好者王微微旅行的腳步從未停歇。
今年以來,以時間短、距離近、頻次高為特點的周邊游、近程游、輕旅游、微度假、宅酒店等輕松靈活的出游方式,成為出游主流,都市休閑游、鄉村游成為出游熱點。
公園、博物館、藝術館、商業街區等是休閑度假熱門目的地。重慶忠州老街、南京夫子廟等街區融合非遺手工、文創產品、動漫卡通、快閃、漢服表演等文化元素,打造生活化的文創消費場景。看演出、聽音樂、泛舟、賞月、觀星等夜游方式打開了人們享受城市生活的新視角,夜間旅游點亮了夜間生活。民俗、攝影、民宿、療養、體驗式農場等諸多元素的加入,大大豐富了鄉村旅游的業態,讓游客就近享受到自然生態和舒適的度假體驗。
驢媽媽旅游網首席執行官鄒慶齡告訴記者:『周邊游使旅游的空間變廣,因而游客更加注重追求慢節奏和深入體驗,重視品質享受。中高檔度假酒店、特色民宿、博物館、文化景點、非遺與民俗表演等都是文旅消費昇級下的需求重點,也是目的地、旅行社、酒店等優化供給的發力點。』
『與去年相比,2021年周邊游消費力持續增長,搜索周邊游熱度較去年同期增長258%,預計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周邊游將在國內游市場佔據重要份額。面對這個變化,旅游企業要及時調整自身,積極擁抱變化。』馬蜂窩旅游研究院負責人馮饒向記者介紹,『馬蜂窩通過「北極星攻略」激發游客對當地游、周邊游的需求,引導大家發現身邊的美景,並創新推出「周末請上車」「一尺旅行」等周邊游的新玩法,讓游客無需遠行就能玩出個性,玩得盡興。』
從娛樂方式到成長方式
提到旅游,很多人都覺得它是娛樂方式,其實旅游正在成為人們學習知識、提昇技能和啟迪思想的成長方式。記者觀察,今年國內游市場中紅色旅游和研學旅游一直都是熱門。
游客走進紅色景區景點,重溫紅色記憶、聆聽紅色故事,在旅游中感受家國情懷。今年以來,紅色旅游持續紅火,更多游客將紅色景點作為出行首選。來自同程旅行的數據顯示,今年國慶假期紅色旅游出游人次同比增長了230%。
中國旅游研究院近日發布的《2021年國慶旅游市場數據報告》顯示,旅游景區、度假區、歷史文化街區等植入了很多紅色文化元素,用紅歌、快閃、花塑、大屏等方式慶祝國慶,促進了餐飲、購物、休閑等消費業態的增長。50.2%的游客認為紅色文化講解和傳播有創新,55.5%的游客認為場景設置有創新,48.5%的游客認為文化活動有創新,科技在紅色旅游中的運用更易得到年輕人的認可。
『國慶節我在北京逛了國家博物館、首都博物館、中國科技館和北京天文館,真是太有意思了,收獲很大。寒假時,我還要媽媽帶我來北京逛博物館。』來自河北的小學生陳子涵國慶假期度過了開心的博物館之旅。
旅游被譽為『生動的課堂』『行走中的最美課堂』。研學游、親子游中的學習需求日益凸顯,受到孩子和家長的廣泛關注。博物館游已成為出游的新主題。去哪兒平臺在國慶假期關於『博物館』的搜索熱度比2019年增長240%。近期,江蘇鍾山風景區內博物館群推出四大研學活動、四大專題展覽。上海推出『建築可閱讀』專線巴士,打造『觀光車+微旅游』的全新體驗方式,為親子游家庭提供漫步上海、閱讀城市的研學旅游體驗。全國各地推出豐富的文旅公共教育活動,取得了『寓教於樂』的良效。
本土主題公園求新求變
近期國內游最引人注目的焦點,非主題公園莫屬。
與北京環球影城相距不足20公裡的北京歡樂谷,持續推出新產品、新業態,城市空間裝置體驗秀《歡樂魔方》、幻影秀《奇幻東方》、國潮戲法、繽紛雜技等國潮活動接連與游客見面。國慶期間,游客接待量與營業收入均創歷史最高,全面超越疫情前同期水平。不僅在北京,今年上半年,全國7地歡樂谷游客接待量同比2019年提昇13%,營業收入提昇45%,人均消費提昇27%,實現了逆勢增長。可見,堅持創新的本土主題公園同樣受到游客青睞。
歡樂谷集團相關負責人向記者介紹:『歡樂谷始終主動擁抱市場變化,加快產品創新步伐。作為主題公園民族品牌的代表,歡樂谷將「國潮」文化元素作為主題活動的重要靈魂,通過喜聞樂見的活動,助力國潮振興,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文化。歡樂谷賡續紅色文化基因,推出各具特色的紅色旅游演藝產品,如深圳歡樂谷的《地道戰》再現當年抗日戰爭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武漢歡樂谷的《打碼頭》演繹武昌起義前夕革命志士謀劃起義的感人故事。國潮文化與紅色文化尤其受到了年輕游客的喜愛。』
國慶期間,海昌海洋公園在全國9城10園帶來符合全年齡層游客的昇級玩法。海昌通過『旅游+場景、旅游+內容、旅游+公益、旅游+節慶、旅游+跨界』等方面的融合創新,不斷提昇對游客的吸引力,先後舉辦了『海昌極地冰雪節』『海昌孤獨癥家庭關愛計劃』『科技美食潮玩節』等節慶主題活動,並發展主題公園夜經濟,建設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海昌還提昇品牌美譽度,近年來持續開展『醫護免費接待』『國家精准扶貧』『海博士義診』『動物公益救助』等公益活動。
本土主題公園和國際主題公園之間競爭是必然的,良性競爭將帶來雙贏,只有堅守特色,做好自己,提昇品質,求新求變,方能滿足不同游客的多元需求,在競爭中走得更遠。(記者 趙珊)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雙城區中小學生綜合實踐學校揭牌2021/10/14
- 湖南衛視AI主持人亮相2021/10/04
- 足協:將禁止武漢隊注冊新球員 怎麼回事?2021/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