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要聞
搜 索
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創中心,這樣建
2021-09-30 09:25:23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作者:陸婭楠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到二?二五年,上海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約

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創中心,這樣建

本報記者 陸婭楠

  近日,《上海市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十四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發布。2025年,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創中心是什麼樣?應該如何建設?9月29日,國新辦發布會上,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長吳清表示,『上海將全力抓好《規劃》落實落地,為我國進入創新型國家前列提供堅實支橕。』

  科創中心基本框架體系已形成

  『到「十三五」末,上海科創中心的基本框架體系已經形成,為「十四五」科技創新中心建設邁上新臺階奠定了堅實基礎。』吳清介紹。

  《規劃》明確,到2025年,上海將努力成為科學新發現、技術新發明、產業新方向、發展新理念的重要策源地,科技創新全面賦能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高效能治理,為2030年形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城市的核心功能奠定堅實基礎。

  為此,《規劃》給出8項主要指標,例如全社會研發經費支出相當於全市GDP的4.5%左右,基礎研究經費支出佔全社會研發經費支出的比例達12%左右,每萬人口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30件左右,高新技術企業數量達2.6萬家,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達到20%左右等。

  『十四五』期間,上海將主要通過『五個強化』塑造『五大優勢』。一是強化基礎研究,構建原始創新先發優勢。二是強化科技攻關,構建關鍵核心技術優勢。三是強化人纔服務,構建創新人纔的集聚優勢。四是強化集成改革,構建創新治理制度優勢。五是強化開放協同,構建全球創新樞紐優勢。

  建設世界級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群

  《規劃》要求,上海建設世界級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群。國家發改委副主任林念修表示,我國的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和運行已經進入了高質量發展階段,呈現出三個新的特點。

  建設進度明顯加快。『十三五』期間,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的總投資比『十一五』增加近兩倍,投資數量明顯加大。截至目前,我國已布局建設的大設施總體規模和水平已處於國際前列。

  成果水平顯著提昇。『十三五』以來,我國大設施建設運行從以跟跑為主,逐步到跟跑、並跑,有的已實現領跑,產生了一大批重大原創成果,催生了一批戰略性產業技術。

  社會影響日益擴大。上海光源開闢了天然氣、頁岩氣高效利用新途徑;上海蛋白質科學研究設施解析了新冠病毒結構……依托大設施解決了一批事關產業創新發展和社會民生的重大科技問題。

  林念修表示,國家發改委將在『十四五』時期以更大的力度,加快布局一批更高水平、更大規模的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不斷提昇原始創新能級。將重點加快在建大設施的建設進度,加大已運行的大設施開放力度,推動『十四五』規劃設施開工建設。

  強化戰略科技力量

  創新型國家建設離不開一批創新高地的支橕和引領。日前,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公布數據,中國創新能力綜合排名躋身全球第十二名,上海在全球科技集群百強中名列第八名。強化戰略科技力量,是上海科創中心建設的一項重大任務。科技部副部長李萌表示,『十四五』期間,科技部將以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為引領,進一步支持上海加快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特別是建設長三角科技創新共同體,增強科技創新和高端產業的策源功能。

  提昇上海原始創新能力,要支持上海聚焦國家重大戰略目標,加快重大科技創新平臺建設。目前,國家在上海建立了45個國家重點實驗室,涉及新一代信息技術、生命健康、人工智能、先進制造等前沿領域。

責任編輯:王蕊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相關新聞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