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要聞
搜 索
專家學者『雲聚會』為提昇全民數字素養出招
2021-08-24 23:12:44 來源:新華社  作者:任瑋 謝建雯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新華社銀川8月22日電 在日前舉行的第五屆中國-阿拉伯國家博覽會網上絲綢之路大會上,多領域專家學者雲端交流,提出數字素養已日漸成為數字化時代的必備生存技能,需搭建終身學習教育平臺和培訓體系來提昇全民數字素養,以更好地應對數字化時代帶來的挑戰,共享數字化發展成果。

  如何在全面推進數字化轉型的關鍵時期,提昇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蔣艷認為,需從供給側擴大優質數字資源供給,從需求側圍繞工作、生活、學習打造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應用的場景,從安全角度提高全民數字安全技能的水平,從倫理道德角度強化全民數字社會的道德規范。

  『要將數字素養的養成貫穿到育人全過程,讓更多孩子從小感受信息技術的魅力。』教育部科學技術與信息化司副司長舒華提出,充分發揮課堂主戰場的作用,完善信息技術課程和教材體系,推動中小學開齊開足開好信息技術課程。讓孩子培養良好的上網習慣,掌握利用信息技術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提高學生數字化學習與創新能力。

  與會嘉賓普遍認為,應圍繞不同場景,針對不同群體,面向人的全生命周期,加快構建社會各界廣泛參與的數據資源供給體系,關注因數字素養差距帶來的『數字鴻溝』,推動面向薄弱地區、特殊群體的數字技能培訓,讓更多人公平享受數字化發展成果。

  蔣艷建議,針對中小學生,培養數字素養、激發數字科技興趣,提昇數字科技基礎知識;針對大學生,培養創新型、復合型、應用型高端數字人纔;針對老年人、殘疾人等群體,加速推進數字設施設備和App適老化、無障礙化改造,適當保留線下人工服務;針對偏遠地區人群,加快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推出精准化的數字設備、數字服務優惠措施,培養其利用數字技術和設備致富的意識與技能。

  舒華特別強調,要關注邊遠農村、民族地區的孩子,深化學校聯網攻堅行動成果,提昇學習網絡的服務質量,以信息化為手段,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縮小區域、城鄉、校際數字差距。

  『數字素養教育不是計算機知識的簡單普及,也不是把每個公民都培養成計算機專家,而是要提高社會公民的信息意識,發展符合數字化時代的「計算思維」,形成用「互聯網+」「人工智能+」創新學習、生活和工作模式的習慣,加強信息社會責任,讓每個公民都能從容、自信、負責任、有擔當地生活在信息社會。』華東師范大學教授李鋒說。

責任編輯:遲灝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相關新聞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