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要聞
搜 索
未來五年,就業優先如何全面強化?
2021-08-21 10:03:59 來源:新華網  作者:姜琳

  新華社北京8月20日電 題:未來五年,『就業優先』如何全面強化?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近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十四五』就業促進規劃。會議提出,要繼續把就業擺在經濟社會發展和宏觀政策優先位置。

  未來五年,就業優先政策怎樣全面強化?就業擴容提質如何實現?記者采訪了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和多位權威專家。

  堅持經濟發展就業導向,宏觀政策支持就業優先

  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城鎮調查失業率控制在5.5%以內——這是『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的目標。

  按照這次國務院常務會議的最新部署,為實現這一目標,我國將強化財政、貨幣等政策支持就業的導向,促進吸納就業能力強的勞動密集型行業發展,推動服務業線上線下融合發展,多渠道促進靈活就業。

  2021年3月31日,工作人員在重慶市奉節縣安坪鎮三沱村電商直播間推介臍橙產品。近年來,安坪鎮通過完善基礎設施、成立返鄉創業園等舉措,促進產業發展,助力當地群眾通過就業、創業增收。新華社記者王全超攝

  『解決就業問題根本要靠經濟發展。』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有關負責人表示,這就要求我們堅持經濟發展就業導向,構建經濟增長和促進就業的良性循環,推動就業崗位擴量提質。例如,在構建新發展格局過程中,優先發展吸納就業能力強的行業產業;在實現創新驅動的內涵型增長過程中,注重培育就業新增長極。

  『要在宏觀政策上堅持就業優先,切實把就業指標作為宏觀調控優先考慮的方向,推動財政、金融、投資、產業等政策聚力支持就業,增強經濟發展創造就業崗位的能力,讓經濟增長更多惠及中低收入群體。』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社會和生態文明教研部副主任賴德勝說。

  強化創業帶動就業,支持新就業形態發展

  創業是就業之源,中小微企業和個體戶是就業最大的『容納器』。

  根據相關安排,『十四五』期間,我國將強化創業帶動就業,放大就業倍增效應。深化『放管服』改革,破除束縛創業的壁壘,加強創業支持,保護企業家精神,激發勞動者創業積極性。

  2021年2月24日,寧夏同心縣中核(寧夏)同心防護科技有限公司扶貧車間的女工在進行服裝加工。近年來,寧夏吳忠市同心縣積極引進勞動密集型輕工企業,為當地留守婦女就業創造廣闊平臺。新華社記者王鵬攝

  『我國有1.4億戶市場主體,其中絕大部分都是「雙創」主體。它們如同經濟大海中的一艘艘小船,體量小但數量多,能提供大量崗位、承載更多就業。』賴德勝認為,市場主體缺乏活力,就業目標也就難以實現。

  他表示,未來五年,一方面要持續優化營商環境,通過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拓寬投融資渠道、實施包容審慎監管等,創造公平競爭環境,讓大家有信心、有恆心,想創業、敢投資。另一方面需加大對初創實體支持力度,提供租金減免、稅收優惠、創業補貼等政策支持。

  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科學研究院副院長莫榮說,各政府部門可支持建設一批高質量創業孵化載體和創業園區,提昇創業服務能力,打造一體化創業服務體系。通過精心組織各級各類創業促進活動等,持續推動創業帶動就業,擴大就業容量。

  新就業形態被稱為穩就業的『蓄水池』。目前我國靈活就業人員已達2億人。著眼『十四五』,這次會議提出,推進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健康發展,增加新的就業崗位。

  近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等八部門印發《關於維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勞動保障權益的指導意見》。未來一段時間,各項規范、支持新就業形態發展的政策舉措將陸續出臺。人社部門還將抓緊清理和取消不符合上位法或不合理的收費罰款規定,為靈活就業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做好重點群體就業服務,全面提昇就業質量

  我國有農民工約2.9億人,2021年高校畢業生已達909萬人。

  記者獲悉,『十四五』時期,我國將完善機制和政策,做好高校畢業生、農民工、退役軍人和脫貧人口等就業服務。努力消除就業歧視,加強靈活就業人員和大齡、婦女勞動者等權益保護。

  2021年6月21日,上海市閔行區高校應屆畢業生、啟航青年專場招聘活動在錦江樂園舉行。約200家招聘單位參與此次活動,提供3200餘個招聘崗位。新華社記者劉穎攝

  『一方面針對就業重點群體,強調實現就業數量,利用大數據等手段提高服務能力,提昇供求匹配效率,提高他們就業的穩定性。另一方面針對大齡、女性等就業困難群體,強調改善就業質量。特別是在人口老齡化加速、三孩生育政策實施以及延遲退休即將到來的背景下,維護好他們平等就業、休息休假等方面的權益。』賴德勝說。

  莫榮建議,未來要在改善需求、優化供給、強化服務,尤其是青年職業精神教育培訓上下功夫,以解決高校畢業生為主的青年就業問題。強化平等公共服務和權益保障等舉措,促進農民工市民化,並依托鄉村振興戰略吸引農民工返鄉創業,為鄉村振興發揮更大作用。

  提昇就業質量、緩解結構性就業矛盾,提高勞動者技能是關鍵。面向市場需要加強職業技能培訓,提昇勞動者技能和安全生產素質。

  2021年7月28日,在河北滄州黃驊市設立的一處免費職業技能培訓點,老師(右一)在指導學員練習切菜。黃驊市加快全市職業技能培訓體系建設,讓居民在家門口提昇就業能力,拓寬就業渠道。新華社記者駱學峰攝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有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重點實施『十四五』職業培訓國家專項規劃、技工教育『十四五』規劃,持續推進高技能人纔振興計劃,建立職業技能等級制度,加強創新型、應用型、技能型人纔培養。同時構建技能人纔培養培訓體系,促進更多勞動者長技能、好就業。

責任編輯:遲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