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萬象
搜 索
責任、自強、轉變,三個關鍵詞看中國退役軍人的別樣人生
2021-08-03 15:50:22 來源:中新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中新社北京8月2日電題:責任、自強、轉變,三個關鍵詞看中國退役軍人的別樣人生

  中新社記者 李純

  『對於我們千千萬萬的退役軍人來說,「一聲到、一生到」,不僅是刻在身體上的烙印,更是流淌在血液中的本能。』談及中國退役軍人的信念與追求,北京大學學生工作部專職輔導員宋璽如是說。

  在中共中央宣傳部2日舉行的記者見面會上,包括宋璽在內的3位退役軍人代表與中外記者見面交流,講述自己的軍旅生涯和退役後的人生經歷。責任、自強、轉變,三個關鍵詞的背後是中國退役軍人的別樣人生。

  責任:退役軍人從事退役軍人工作

  『作為退役軍人,從事退役軍人工作有著天然的責任感、使命感。』有著30年軍齡的李祥文於2018年轉業到地方工作,現任山東省聊城市退役軍人事務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近三年中,他走遍了全市136個鄉鎮軍人服務站,累計走訪軍人軍屬、退役軍人家庭超過1000人次。

  『三年來,退役軍人工作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李祥文表示,組織管理體系、工作運行體系、政策法規體系不斷健全完善,就業安置、撫恤優待、關愛幫扶、精准服務等方面取得了實質性成效,解決了很多具體問題,也得到了廣大退役軍人的認可。

  他進一步介紹說,聊城市退役軍人事務局今年通過就業創業幫扶基金,為380餘名自主創業的退役軍人提供了貸款貼息;上半年連續舉辦了21場退役軍人專場招聘會,為1200餘名退役軍人提供就業崗位。

  『我們的工作還在不斷地改進和完善當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短板弱項。』李祥文也指出,基層工作人員來自不同崗位且工作時間較短,對於政策的掌握和理解不夠精准,需要盡快提昇業務素質。『這也是下一步的工作重點。』

  自強:讓中國軟件基礎設施不再受制於人

  1991年,孔金珠考入國防科技大學,曾任國防科技大學國產基礎軟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自2002年還是一名助理研究員時,他就致力於國產服務器操作系統內核的研發,立志打造一款屬於中國人自己的操作系統。

  2016年,孔金珠脫下了這身穿了25年的軍裝,進入麒麟軟件有限公司,作為科技帶頭人投入到中國『CPU+中國操作系統』的體系建設中。

  『我和團隊經過長達四年的刻苦攻關,終於研發成功了國產服務器操作系統,這個系統的名字取意於中國神話的傳統神獸「麒麟」。』

  孔金珠經常奔波在全國各地麒麟軟件的研發中心和用戶現場,推進國產操作系統和產業生態的發展。他表示,今後將繼續秉持軍人的優良傳統和過硬作風,自主創新、自立自強,打造中國操作系統核心力量。

  轉變:『青春就是要盡情燃燒』

  2015年,21歲的宋璽從大學報名參軍,服役於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陸戰隊,所在的兩棲偵察女兵中隊是全軍第一批女子偵察分隊。2016年12月至2017年7月,她隨中國海軍第25批護航編隊赴亞丁灣執行護航任務,並於2017年退役後回到北京大學繼續學業。

  常人或許會認為,那段驚心動魄的護航經歷是宋璽最難忘的軍旅記憶。『實際上對我來說,印象最深刻的是和戰友們一起在海軍陸戰隊艱苦訓練的日子。』宋璽表示,這群年輕的女陸戰隊員們之所以訓練艱苦,就是為了在各種急難險重任務中能夠答出那第一聲『到』。

  從頂尖學府的『天之驕子』到部隊裡的普通一兵,身份轉換的背後是宋璽經歷的蛻變昇華。今年,這位中國退役軍人群體的『小萌新』再度有了身份變化,成為北京大學的一名輔導員老師。

  作為一名『當過兵的學姐』,宋璽也鼓勵那些懷有參軍夢想的大學生們,用真正接地氣的實踐去證明自己的夢想,用保家衛國的實際行動來實現人生價值。『青春就是要盡情燃燒。』(完)

【編輯:黃鈺涵】

責任編輯:楊金光
【專題】八一建軍節向最可愛的人致敬!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相關新聞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