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要聞
搜 索
【東京奧運會】媽媽運動員們,了不起
2021-07-27 10:29:29 來源:光明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五環隨筆】

  在人們傳統的印象中,體育是一個吃青春飯的職業。東京奧運會中國隊運動員平均年齡25.4歲,堪稱青春風暴。但是,奧運賽場上有一群媽媽選手,她們的參賽,正在打破人們對於運動員年齡的刻板印象。比如第八次參加奧運會的46歲女子體操名將丘索維金娜、第二次復出的前跆拳道奧運冠軍吳靜鈺、產後復出的競走天後劉虹等。

  競技體育一般有黃金年齡之說,但隨著科技的進步,運動醫學的發展、科學訓練的加持,運動員們的運動生命在逐漸延長。不過,比科技進步更重要的是人們對體育精神內涵的拓展,是運動員們不斷的自我挑戰和自我突破,所謂『更快、更高、更強』不僅是和別人比,更是和自己比。其中,媽媽運動員們尤為不易。

  很多人未必清楚,延續了近1200年的古代奧運會,一直只允許男性參加,而女性一直被排斥在競技場之外,不僅沒有參賽資格,甚至沒有觀看的權利。直到1900年的第二屆現代奧運會,女性纔被允許參賽,當屆只有19名女運動員。100多年過去了,到本屆東京奧運會,女性運動員人數接近6000,206個代表團首次至少要包括一名男運動員和一名女運動員,奧運賽場上的性別平等基本實現。這是100多年來,女性選手在賽場內外奮斗的成果。

  女性運動員,特別是成為母親之後的女性運動員,追夢的過程比別人更加曲折和艱辛。直到今天,如何平衡事業與婚姻、家庭,仍舊是擺在女性面前的難題,對於運動員這個特殊職業來說更是如此。運動醫學、康復醫學只能在生理上幫助女運動員更好地完成產後恢復,使她們重返賽場,但更關鍵的是心理的和社會的支持。

  劉虹在前段時間接受媒體采訪時提到了她產後復出的一些感想:『從運動員的角色來說,我成了一個探路者,在為後來者尋找新的解決方案。』她聊起了復出這兩年多的種種不易以及她對於東京奧運會的期待。她能體會到,中國體壇乃至中國社會對待女性運動員的變化。但是,作為一名媽媽,她也面臨了很多職業女性都會面臨的問題,如賽季中必須帶著女兒在不同的參賽城市奔波。因此,劉虹後來也不得不為此調整訓練地點,保證女兒的成長。但是,身兼媽媽和運動員兩個角色,劉虹也好,『丘媽』也罷,支持她們走下去的,正如劉虹自己所說,是『體育競技不僅僅是運動員為國爭光,它應該和更多人的生活聯系在一起,讓人感受到真實的快樂,讓我們的生活更美好』。

  今天的媽媽選手們,已不再需要像布蘭克爾斯·科恩那樣用金牌證明自己。丘索維金娜最後一次奧運之旅止步預賽,吳靜鈺也沒有獲得獎牌,但她們收獲的仍然是掌聲和喝彩。時至今日,北京奧運會的絕大多數場景,都漸漸在筆者腦海裡變得模糊。而始終清晰不變、每每回憶起都能給予筆者溫暖和力量的,反而是《北京歡迎你》裡的那句歌詞:『有夢想誰都了不起。』我想,那些媽媽選手們,不論她們能取得怎樣的成績,都了不起!

  (作者:周威,系媒體評論員)

責任編輯:孫嵐
【專題】2020東京奧運會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相關新聞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