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萬象
搜 索
延期一年舉行,奧運會辦賽設置史無前例 『加減』之間,期待精彩依舊
2021-07-23 11:03:51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鄭軼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7月23日,日本東京街頭的奧運倒計時牌終於『清零』。一年多前,東京奧運會宣布延期,這些電子鍾曾短暫停擺又重新啟動。經過充滿不確定性的漫長等待,一屆注定將載入史冊的特別奧運會終於要與全世界見面。

  回望現代奧林匹克史,這是第一屆被推遲舉行的奧運會,也是首屆幾乎沒有現場觀眾的奧運會。來自全球的體育健兒,目光堅定地踏上了久違的奧運賽場。正如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所言:『奧運會的意義是讓全世界相聚在一起。』

  社交距離的限制,並不能阻擋人類追求『更快、更高、更強』的腳步。而今,這句耳熟能詳的奧林匹克格言又加入一個詞——『更團結』,新的奧運模式或許就從東京開啟。

  籌辦過程一波三折

  2016年的裡約之夜,馬拉卡納體育場上演令人驚艷的『東京8分鍾』。東京奧組委采用『超級馬裡奧』水管穿行的戲劇化方式,從東京街頭穿行至裡約現場,接過舉辦奧運會的接力棒,給世界留下無盡遐想。

  但誰也未曾預料,這屆奧運會的舉辦竟會如此艱難。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國際奧委會和東京奧組委不得不作出東京奧運會推遲一年舉行的艱難決定。

  奧運會踩下剎車並不容易,等待各方的是空前龐雜的協調工程。各國際單項體育組織更改賽歷為奧運讓路,東京奧組委重新租賃場館、續簽工作人員、制定各類計劃和對策,各國運動隊及時調整奧運備戰……奧運延期的連鎖反應,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善後工作的重重困難橫亙在前。

  疫情形勢的起伏,更讓東京奧運會如同坐上過山車。日本政府連續啟動緊急事態政策,奧運測試賽被迫推遲重啟,組委會官宣不接待海外觀眾,奧運火炬傳遞屢遭波折……頂著巨大壓力,東京奧運會向著如期舉辦的目標全力以赴。從今年2月到6月,東京奧組委先後發布3版《防疫手冊》,給所有參與奧運的相關人士劃定細致的『行為准則』。伴隨各項籌辦工作陸續就位,奧運村疫苗接種率達到85%。在東京奧組委主席橋本聖子看來,逆境中舉辦奧運會也將是一種奧運遺產。

  特殊時期跨越難關搭建奧運舞臺,東道主所付出的不懈努力,得到全世界奧運參與者的理解和認同。行走在東京場館,各色口罩遮住了人們的面龐,卻遮不住眼中的真誠與熱情。保持克制、遵守規定、限定行動范圍,五環旗下的每個參與者共同守住防疫『紅線』,勾勒出獨特的風景。

  辦賽形式盡量簡化

  如果運動員在東京賽場上有了精彩表現,迎接他們的可能是另一種前所未有的體驗——沈浸式聲效系統輸出往屆賽場的鼓掌喝彩聲,屏幕上播放觀眾自制的視頻自拍,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支持者在線上組成『歡呼地圖』,賽後還會有運動員與家人、粉絲連線的『真情時刻』。

  如此特殊的場面,源自本屆奧運會最直觀的一個變化:『空場』。7月12日,東京都第四次進入緊急狀態,並將延續至8月22日。出於防疫考慮,除自行車、足球兩個項目的3塊場地外,東京奧運會其餘比賽均采用無觀眾的形式舉行。頒獎儀式同樣采取『自助式』,全程佩戴口罩的獲獎選手將自己拿起獎牌掛在胸前。

  盡管在疫情發生後重啟的國際比賽中,類似的防疫措施並不鮮見,但出現在奧運賽場依然讓很多人擔心——沒有了熱鬧的加油助威和場內互動,運動員和觀眾難以感受到真正的奧運氛圍。東京奧組委則希望依靠VR、AI、傳感器等數字化科技手段,來拉近賽場內外的距離。

  疫情防控壓力使得這一屆奧運會在外在形式上盡可能簡化:開、閉幕式『閉門』舉行,奧運村各代表團昇旗儀式取消,頒獎儀式上運動員不再合影……與此同時,嚴格的防疫措施給參賽過程增加了更多程序和限制。奧運『加減法』的背後,固然有不得已而為之的無奈,但對於每位參與者而言,這都是一次特別的奧運經歷。

  東京奧運會喊出自己的口號United by Emotion,被譯為『情同與共』。在疫情尚未消退的大背景下,象征和平、團結、尊重與平等的奧運盛會為世界重建信心打開了一扇門。

  奧運模式或將變化

  從北京飛往東京,以往只需3個小時,但在疫情之下,時間成本被拉大。在東京奧運會決定『空場』舉辦後,線上觀賽與互動變成主流,這也或將潛移默化地影響未來奧運會的模式。

  由於東京奧運會不接待海外游客,各國記者成了奧運賽場為數不多的『觀眾』。從入境日本的那一刻起,幾乎所有國內媒體的記者都在拍攝短視頻,用鏡頭記錄著東京奧運會臺前幕後的點滴細節,並以最快速度上傳網絡。依托移動互聯網和社交平臺,『直播中的奧運』為大眾『零距離』直擊賽場創造新的視界。

  盡管東京奧運會『空場』損失了絕大部分門票收入,但電視轉播權收入將高於往屆。據國際奧委會預估,本屆奧運會電視覆蓋率將是裡約奧運會的兩倍左右。不過,也有機構調查顯示,大眾對於奧運的熱度正轉向流媒體。

  站在現代奧林匹克發展的坐標系,東京奧運會無疑將成為一個獨特的案例。盡可能利用已有場地、設施,壓縮舉辦儀式成本,恰與國際奧委會控制參賽規模、鼓勵節儉辦賽的改革方向不謀而合。也許熟悉的環節將以新形式呈現,也許很多線上參與渠道將被開掘……奧林匹克大家庭展現創新靈活的一面,也賦予百年奧運新的生機。

  過往一年多時間,東京奧運會在變數與挑戰中前行。對於全世界的運動員而言,他們在奧運延期的這段時間裡依然堅持刻苦訓練,很多人可能等不到下一個四年。他們拼命堅守,只為登上奧運舞臺圓一個夢。

  而奧運會帶給人類的,不只是外在的儀式感,更在於內心的信念感。全球運動員齊聚一堂、展現競技魅力,勾勒出人類作為一個整體的精神家園。超越自我、永不放棄,舉辦奧運會更像是人類為自己設置的一道命題——在逆境中尋找希望,世界纔能迎來美好的明天。

責任編輯:遲灝
【專題】2020東京奧運會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相關新聞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