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暴雨天氣要避免出行,但如果一定要出行,我們該如何做好防護?要注意些什麼?來看急救專家的建議。
【步行】避開電線杆下水道高大廣告牌

專家表示,行人出門要注意避開電線杆、下水道、高大的建築物特別是廣告牌等。看到路上有漩渦噴泉要小心避開,極有可能是下水道井蓋被水衝開了。不在緊靠供電線的樹木或大型廣告牌下停留或避雨,不要靠近架空供電線和變壓器,涉水途中如果感到腳下發麻,應立即止步後退。
北京急救中心培訓中心主任陳志:行人在看不到交通標志的水面上行走,最好手裡有個竹竿向前探路。如果水在我們腳踝,這時候主要是我們看不到路面情況;如果水到了膝蓋,就已經非常危險了;如果水到了腰部,你在水中實際上已經無法掌握自身的平衡。如果水已經到了膝蓋,我建議大家要暫停在路面上行走,要首先去安全的地點躲避。
【行車】及時棄車逃生車內要備破窗器

專家表示,經過有大水漫溢的路面時,要低速直行一氣通過,切不可中途停車換擋或急轉方向。
北京急救中心培訓中心主任陳志:如果車輛開在水中間,水已經漫到車門的一半以上,這個時候我們就要進行評估,如果你不能夠迅速開到安全地點,這時候要考慮到棄車逃生。如果水繼續向上漫,有可能你就打不開車門了,車內一定要放一個破窗器,要迅速破窗然後逃生。
【地鐵】盡量向上方轉移避免踩踏傷

北京急救中心培訓中心主任陳志:地鐵裡進水不會馬上就全部淹沒,盡量向上方轉移比如說比較高的站臺、比較高的臺階,不要相互拉扯,因為地鐵裡的空間非常狹小,這個時候地面非常滑,就容易在局部造成踩踏傷。
此外還要注意因長時間浸泡在水中產生的失溫問題。特別是一些老人和兒童,長期浸泡後容易產生失溫現象,帶來生命危險。要迅速用乾毛巾、乾衣服擦乾,盡快保溫。
北京急救中心培訓中心主任陳志:對於淹溺的患者從水中救上來,注意千萬不要為他控水,要為他首先開放氣道,清理口中的泥沙水草,然後為他進行兩到五次的人工呼吸,進行胸外按壓和人工呼吸的標准搶救。暴雨裡邊經常會伴隨著人的跌倒,造成很多外傷,一定要制止威脅生命的大出血。如果有一個人突然跌倒,有一個尖銳的物品把他的動脈劃破了,我們可以拿毛巾或者脫下一件衣服完全覆蓋傷口使勁壓住,持續時間是20分鍾左右,直到專業人員到現場。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延壽縣志願者開展重陽節助老活動2021/10/15
- 湖南衛視AI主持人亮相2021/10/04
- 足協:將禁止武漢隊注冊新球員 怎麼回事?2021/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