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要聞
搜 索
用好紅色基地『活教材』 在紅色實踐中重溫革命記憶
2021-07-06 13:29:34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作者:牟文鵬(北京林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思政課實踐教學中心主任、法學博士)

  青少年階段是人生的『拔節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導和栽培。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革命傳統教育要從娃娃抓起,既注重知識灌輸,又加強情感培育,使紅色基因滲進血液、浸入心扉,引導廣大青少年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革命傳統教育是對青少年信仰培育、價值塑造、人格養成的重要途徑,也是幫助他們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引導他們一心向黨、立下宏志、報效祖國的有力舉措。

  發揮學校陣地作用,打造青少年革命傳統教育高地

  教育是塑造靈魂的事業,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希望所在。對青少年而言,學校是革命傳統教育的主陣地。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之際,學校要抓住契機,開展以黨史學習教育為主題的革命傳統教育,充實課程內容、創新教學形式、豐富校園文化。

  課程內容上,把黨史學習教育融入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引導青少年了解黨和國家事業的來龍去脈,知史愛黨、知史愛國。精心組織、認真編寫高質量紅色革命讀本,推動紅色革命讀本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有序推進革命傳統教學內容,構建大、中、小學一體化縱向銜接、各階段循序漸進的革命傳統教育體系。

  教學形式上,發揮教師主導作用,激發教師的創造性,銳意創新、大膽改革,探索體驗式、情景式等教學方式。發揮學生主體作用,采取互動式、啟發式、交流式教學,多舉措提昇革命傳統對青少年的吸引力與親和力。注重打破學科壁壘,創新推動革命傳統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專業教育有機結合,避免形成思想教育與專業教育相互隔絕的『孤島效應』。

  校園文化上,要開展豐富多樣的文化活動,通過革命知識競賽、革命文藝作品演出、革命音樂會等方式,激發學生愛黨愛國的高尚情操。加強校園環境建設,利用校園『文化牆』、宣傳櫥窗、宣傳欄等載體,打造紅色文化景觀,讓革命傳統滲透到校園每一個角落,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教育。

  發揮紅色基地作用,讓青少年在實踐中接受革命傳統教育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革命博物館、紀念館、黨史館、烈士陵園等是黨和國家紅色基因庫。』青少年的革命傳統教育,要充分運用紅色基地這一『活教材』講好黨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據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讓青少年在紅色實踐中接受革命傳統教育,傳承紅色基因。

  功能發揮上,強化黨史學習教育功能。紅色基地要著力打造導向鮮明、內涵豐富的黨史主題活動,把紅色資源轉化為現場,把史料史實轉化為教材,把革命遺址轉化為課堂,使青少年在實踐學習中,感召心靈、滌蕩靈魂。把握好中國共產黨建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等重大紀念日,以重大紀念活動和節日慶典為契機,在紀念先烈、歌頌人民、盛贊祖國中,昇華青少年革命情懷。

  育人效果上,提昇實踐教學體驗。紅色基地要著力提昇實踐教學體驗,充分調動青少年的積極性和參與性,如開展『我當紀念館講解員』『我講照片上的英烈故事』等形式的主題實踐,使青少年在活動中受教育,在體驗中獲啟迪。緊跟時代進步,運用現代科技手段,打造視、聽、觸一體化的VR體驗模式,讓青少年有身臨其境的感受,在時空跨越中受到精神洗禮。

  發揮網絡空間作用,讓革命傳統教育有效覆蓋新空間

  網絡空間已成為億萬民眾重要的精神家園,革命傳統教育在網絡空間不能缺位。為了將互聯網打造成青少年涵養革命情懷、承繼革命傳統的高地,新時代革命傳統教育必須佔領互聯網這個意識形態斗爭的主陣地、主戰場,通過優化內容供給、創新傳播手段,不斷提昇對青少年的吸引力和影響力。

  優化內容供給,讓革命傳統浸入青少年心扉。革命傳統是一個巨大的文化寶庫。要把革命傳統與青少年興趣點結合在一起,制作推出體現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富有革命氣息的網絡文學作品、動漫、有聲讀物、短視頻等,使革命傳統教育內容從平面化走向立體化、呈現形式由靜態變為動態,更好地引發青少年的情感共鳴與價值認同。

  創新傳播手段,讓革命傳統教育彌漫在網絡空間的每個角落。伴隨互聯網發展而成長起來的青少年,思維活躍、追求新穎、接受新事物快。因此,革命傳統教育的方式也必須跟上潮流,加強新媒體平臺運用。通過多種平臺廣泛傳播,讓革命傳統的『精氣神』和『正能量』在網絡空間『多起來』『活起來』,使青少年在潛移默化中得到革命傳統的滋養和熏陶。

  發揮『家社』協同作用,讓革命傳統在青少年心田生根發芽

  革命傳統教育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各方協同發力、同向而行。家庭和社會是青少年傳統革命教育的重要一環,要廓清家庭和社會的教育責任,有效整合教育資源,相互促進、形成合力,在青少年革命傳統教育中發揮好協同作用。

  發揮家庭『第一所學校』的特殊作用。革命傳統教育要從娃娃抓起,家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把黨史學習教育融入家庭,通過開展『大手拉小手』等活動,組織家長帶領孩子一起了解黨史,把學史愛黨播撒進每個家庭成員心中。要充分發揮老黨員老乾部『活黨史』作用,通過『家庭黨課』,從他們的言傳身教中,讓年輕一代切實感受到初心使命的力量。通過建立家庭教育指導委員會和家庭教育資源庫,將革命傳統教育納入家庭教育體系,指導家庭開展繼承革命傳統的家風活動。

  重視社會在青少年革命傳統教育中的巨大影響。人的本質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綜合。社會教育無處不在,它對青少年的影響極為廣泛。拓展革命傳統教育的實踐載體,如開發革命文化旅游產品,引導青少年以寓學於游的方式重溫革命記憶,感受革命精神,進而堅定信念、務實篤行。發揮先進典型的引領作用,大力宣傳革命先烈和英雄模范人物的生平事跡,讓崇尚英雄成為社會風尚,以榜樣的力量激勵和鼓舞廣大青少年繼承革命傳統、奮發有為、向上向善,成長為對國家和人民有用的人。

責任編輯:孫嵐
【專題】學黨史 明真相 【專題】學黨史 悟思想 辦實事 開新局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相關新聞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