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地方新聞
搜 索
【地評線】秦平:弘揚端午文化,增強文化自信
2021-06-12 16:37:21 來源:群眾新聞網  作者:秦平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五月五,是端陽;吃粽子,掛香囊;門插艾,香滿堂;龍舟下水喜洋洋。』6月14日,是中華民族的傳統佳節——端午節。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龍舟節、正陽節、浴蘭節等等,是集祈福闢邪、歡慶娛樂和飲食為一體的民俗大節。2006年,『汨羅江畔端午習俗』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9年,『中國端午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成為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

  歷經歲月洗禮,民俗文化代代相傳。『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端午節習俗主要有賽龍舟、吃龍舟飯、吃粽子、拴五色絲線、佩香囊等等,其中食粽習俗在各地盛行不衰,已成中華民族影響最大、覆蓋面最廣的民間飲食習俗之一。這也再次表明,端午文化已經融入到了我們民族的血液之中。事實上,中華文明之所以源遠流長歷經5000多年而不衰,就在於我們沒有拋棄傳統,沒有割斷精神命脈。

  端午節全球共享,中華文化世界綻放。隨著中華文化的魅力日益滲透到全世界,古老的端午節也一步步走入世界各國的視線。比如,中國的傳統運動賽龍舟就已經悄悄地滲入了部分美國人的運動習慣,成為了美國發展最快的流行體育娛樂項目之一;印尼人使用大米包裹肉類,再搭配咖喱香料,創新出咖喱豬肉粽、咖喱牛肉粽、咖喱雞肉粽。作為端午節文化符號的屈原及其所代表的愛國精神更是已經超越國界,被海外所接受。

  不忘歷史纔能開闢未來,善於繼承纔能善於創新。有著創新發力,端午節與『互聯網+』就發生了奇妙的『化學反應』。端午節來臨之際,各大粽子廠商紛紛『觸網』,『網上過端午』越來越成為時尚。比如,有企業就推出『大師手作定制粽』產品,商家提供多種餡料,消費者可進行自由組合,在傳承傳統文化的同時大快朵頤。傳統民俗在與互聯網的融合中鍛造出了新的時代內涵,端午文化也越來越受到年輕一代的喜愛和青睞。

  一個民族的復興既需要強大的物質力量,也需要強大的精神力量。傳統節日作為中華文化的基本元素,凝結著中華民族的文化血脈和思想精華。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佳節,其不僅清晰地記錄著先民豐富而多彩的社會生活文化內容,也積淀著博大精深的歷史文化內涵。從食粽、賽龍舟等端午文化中挖掘講仁愛、重民本、崇正義等思想時代價值,將進一步激發中華兒女愛祖國、愛家鄉、愛親人、愛他人、愛自然的深厚情感。

  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端午節期間,各種傳統民俗活動展演既能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又能很好地傳承和弘揚傳統文化。今天,走向復興的中華民族正以前所未有的自信和勇氣,向著美好生活的幸福彼岸逐夢前行。從傳統文化中汲取豐富營養,14億多中華兒女將在攜手同心中創造讓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跡。

責任編輯:遲灝
【專題】端午佳節粽飄香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相關新聞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