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要聞
搜 索
把黨和政府的溫暖送到千家萬戶(新思想引領新征程·紅色足跡)
2021-05-28 13:31:00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2012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到河北省阜平縣看望慰問困難群眾,考察扶貧開發工作。總書記強調,對困難群眾,我們要格外關注、格外關愛、格外關心,千方百計幫助他們排懮解難,把群眾的安危冷暖時刻放在心上,把黨和政府的溫暖送到千家萬戶。

  2013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西柏坡,參觀了西柏坡紀念館、毛澤東舊居、中央軍委作戰室、七屆二中全會舊址。在著名的九月會議舊址,總書記主持召開了座談會。總書記指出,對我們共產黨人來說,中國革命歷史是最好的營養劑。多重溫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革命的偉大歷史,心中就會增添很多正能量。

  如今,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阜平和西柏坡,已開啟鄉村振興的新征程,書寫新時代的幸福篇章。

  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讓日子過得越來越紅火

  1948年5月,毛澤東同志率領中共中央機關東移與中央工委在西柏坡會合,人民解放軍總部亦同時進駐。1949年3月23日,黨中央從西柏坡動身前往北平。

  河北省平山縣西柏坡紀念館廣場上,紅旗招展,游人如織。紀念館內,一幅幅舊照片、一個個老物件以及電子屏、虛擬現實全景游覽系統、滑軌觸摸屏展示,讓人們的思緒穿越歷史時空,回到革命歲月。

  『革命先烈作出這麼大的犧牲,取得了革命的勝利,我們每個人都要好好珍惜。』來自安徽的83歲老黨員江忠華說。

  78年前,《團結就是力量》從西柏坡鎮北莊村唱響,成為億萬人民廣為傳唱的一首革命歌曲。

  今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回信勉勵河北省平山縣西柏坡鎮北莊村全體黨員。總書記指出,『如今,你們帶領鄉親們傳承紅色基因,團結一心,苦乾實乾,摘掉了貧困帽子,我感到很高興。』

  『我們一定牢記總書記的殷切囑托,把鄉親們更好團結起來、凝聚起來,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讓日子過得越來越紅火。』北莊村黨支部書記封紅卷說。如今,北莊村充分發掘紅色文化資源,建設紅色旅游示范村,推動鄉村振興。

  阜平曾是晉察冀根據地的首府。阜平和阜平人民為中國革命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

  袼褙、剪鞋樣、納鞋底、上鞋……阜平縣花山村布鞋坊『帶頭人』張永紅帶著村裡的婦女,正縫制千層底布鞋。

  70多年前,花山村村民為支援在前線浴血奮戰的解放軍戰士,趕制兩萬餘雙千層底布鞋,送給子弟兵。『黨的豐功偉績,不能忘!戰士們的英勇犧牲,不能忘!』張永紅說。如今,花山布鞋的制作手藝一直延續下來,助力鄉親們增收致富。

  領導乾部要以身作則

  2013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同平山縣縣鄉村乾部、老黨員和群眾代表座談時指出,『堅持「兩個務必」要從領導乾部做起,領導乾部要以身作則。』『希望各級領導乾部從現在做起,雷厲風行,說到做到,帶頭堅持「兩個務必」,把謙虛謹慎、艱苦奮斗、實事求是、一心為民的要求落實到履行職責的各個環節,以實際行動取信於民。』

  西柏坡,黨的七屆二中全會舊址,參觀者在此駐足、瞻仰。1949年,毛澤東同志在黨的七屆二中全會上鄭重告誡全黨: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

  西柏坡鎮梁家溝村,距西柏坡紀念館僅一公裡,一度貧困落後。

  富不富,靠支部。『再難也要闖出一片新天地!』時任村黨支部書記陳國平下定了決心,村兩委乾部湊了30萬元啟動資金發展鄉村旅游。

  從2009年破土動工,梁家溝村利用5年時間,平整宅基地、硬化村道路、鋪設地下管網,建成了美麗整潔的聯排新民居,走上了經營民宿的致富道路。鄉村民宿年接待游客量逐年增加,年均為村民創收150多萬元。

  2018年,為發展紅色旅游,培育旅游品牌,西柏坡計劃建設集停車場、游客服務中心和特色商業街為一體的『紅旅小鎮』。為豐富紅旅小鎮業態,需要把村民自己開設的門市、攤點、飯店等遷到小鎮裡集中經營。起初,有一部分村民心存疑慮,不願搬遷。

  當時已擔任梁家溝村村委會副主任的陳素梅主動關掉自己在西柏坡景區路口開設多年的餐廳,帶頭把餐廳遷到了小鎮。在鎮村乾部帶動下,村民們紛紛進入特色小鎮開張營業,紅旅小鎮人氣漸旺。

  如今,梁家溝從一個落後的小山村,變成了生活富裕的小康村,村集體經濟收入從2009年不到20萬元增加至270萬元,人均收入由2009年的3300元提高到2020年的2.5萬元。

  『如何讓村裡易地搬遷的群眾穩下心來?』『村裡的養殖、種植產業下一步該怎麼發展?』在阜平縣史家寨鄉黨員活動室,一場『夜話鄉村振興』座談會氣氛熱烈。鄉乾部、村乾部、黨員代表坐在一起深入交流,探討如何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

  史家寨鄉是晉察冀邊區政府及軍區司令部舊址所在地。如今,這裡是阜平縣規模最大的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之一。

  史家寨鄉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推動易地扶貧搬遷工作順利開展。在史家寨鄉黨群活動中心,陳列著易地搬遷之前使用過的火盆、笸籮、瓦罐等老物件。當地還組織黨員乾部,在抗戰時期留下的窯洞遺址旁,栽下『紅心向黨樹』,並在樹牌上寫下自己的姓名。

  『要時刻提醒黨員不忘初心,始終保持艱苦朴素的優良作風,始終與人民群眾想在一起、乾在一起。』史家寨鄉黨委書記賈琇清說。

  滿腔熱情為困難群眾辦事

  2012年12月30日一大早,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地處深山的河北省阜平縣龍泉關鎮駱駝灣村。總書記逐一走進困難群眾唐榮斌家、唐宗秀家看望,盤腿坐在炕上,同鄉親手拉手,詳細詢問他們一年下來有多少收入,糧食夠不夠吃,過冬的棉被有沒有,取暖的煤炭夠不夠,小孩上學遠不遠,看病方便不方便。

  總書記強調,各級領導乾部要心裡裝著困難群眾,多做雪中送炭的工作,滿腔熱情為困難群眾辦事。

  『原來只能種玉米和土豆,住漏風的房子,現在大不一樣了!』唐宗秀十分感慨。

  如今的駱駝灣村,灰瓦黃牆的新民居寬敞舒適,依山而建的水泥路進村到戶,農特產品攤位前人頭攢動,特色民宿一房難求……

  依托『企業+基地+農戶』的模式,阜平縣因地制宜發展現代食用菌、高效林果、中藥材、規模養殖、家庭手工業、生態旅游等六大產業,形成『長短結合、多點支橕、綠色循環』的扶貧產業體系。

  『原來種地辛苦一整年,收入纔2000多塊錢。現在村裡發展鄉村旅游,給我安排了一份保潔和綠化的工作,一個月就有2000多塊錢呢!』唐宗秀說。

  2019年底,阜平全縣164個貧困村全部脫貧出列。2020年2月,阜平縣脫貧摘帽。

  2012年底,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北省阜平縣考察扶貧開發工作時指出,『要以黨支部為核心,搞好各種基層組織建設,把它們組織好,形成整體合力。大家擰成一股繩,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汗往一處流,真正把鄉親們的事情辦好。』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西柏坡將圍繞鄉村振興,繼續發展紅色旅游,通過柏裡水鄉等項目,帶動鄉村旅游、研學游高質量發展。』西柏坡鎮鎮長張榮說。

  脫貧摘帽後,阜平縣加強防返貧監測,延伸了硒鴿養殖等產業鏈條,同時結合今年村兩委換屆,把一批年富力強、思路開闊的年輕人充實到村兩委班子,為鄉村振興提供人纔保障。

  《人民日報》( 2021年05月28日01版)

責任編輯:邱浩
【專題】學黨史 悟思想 辦實事 開新局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