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5月,全國多地一派農忙景象。在河南省三門峽市梁溝社區侯嶺組村口,55歲的村民李海珍撥動按鈕,一架約40斤重的植保無人機騰空而起,開始噴灑藥劑,成片的良田裡,小麥等作物長勢喜人。
創新,正在引領鄉村振興。數字農業、生物種業、特色產業等『王牌產業』及無人機操控手、智慧農業管理人、農村電商從業者等『網紅職業』紛紛登場,科技創新正助推農業向數字化、精准化、智慧化加快邁進,為農業產業發展拓展新空間、增添新動能,為促進農業農村可持續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保障。
夯實基礎,助力農業提質增產。基礎研究是科技創新的源頭。農業基礎關鍵性技術突破,是實現農業由增產向提質轉變的重要依托。要圍繞種業創新、現代食品、農機裝備、污染防治等重點領域,建立差異化評價機制,優化項目評審、人纔評價、機構評估等工作,培育各類創新主體,搭建聯合攻關平臺,集中『火力』強化創新基礎理論和關鍵技術研發。通過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等途徑,構建一二三產業交叉融合、滲透互促科技創新鏈條,實現農業基礎技術研究聯動、多點突破,為農業產業增產增效增值提供『動力源』。
打造平臺,培育農業高新產業。農業科技進步不僅能助力農業供應價值鏈延伸,也能帶動輻射農業上下游產業,助力經濟『雙循環』。農業科技化關鍵要實現農業管理現代化,要推動建設或昇級一批農業產業園、科技園、示范園,引導人纔、技術、資金、項目、數據等要素集聚,支持農業高新技術企業建立高水平研發機構,加強重大共性關鍵技術和產品研發應用示范,建設農業科技資源開放共享與服務平臺,避免同一領域重復研發浪費,發揮重要公共科技資源優勢,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農業高新產業,帶動農業產業全面提檔昇級。
聚焦應用,拓展農業發展新空間。科技成果轉化應用決定科技創新動力。一方面要鼓勵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專業化的技術轉移機構和面向農業企業的技術服務網絡,通過研發合作、技術轉讓、作價投資等多種形式,實現科技成果價值最大化。另一方面,要積極推廣農業科技創新成果,健全省市縣三級科技成果轉化推廣網絡,大力建設涵蓋展示、交易、共享、服務、交流等關鍵環節的成果轉化服務體系,探索形成覆蓋面更廣、針對性更強、應用更直接的成果轉化力,有效解決科技支橕鄉村振興的『最後一公裡』問題。
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農業科技創新是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必由之路,以夯實基礎研究、打造創新平臺、聚焦轉化應用為重點,不斷提昇農業發展創新力、要素凝聚力、產業競爭力,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橕。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延壽縣志願者開展重陽節助老活動2021/10/15
- 湖南衛視AI主持人亮相2021/10/04
- 足協:將禁止武漢隊注冊新球員 怎麼回事?2021/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