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萬象
搜 索
宣言書、宣傳隊、播種機——86年前,這場『雪地講話』論述了長征的意義
2021-05-14 09:22:26 來源:新華網  作者:陳晨、張斌

  新華社西安5月12日電題:宣言書、宣傳隊、播種機——86年前,這場『雪地講話』論述了長征的意義

  新華社記者陳晨、張斌

  初夏的一場細雨過後,延安市甘泉縣象鼻子灣村『雪地講話』舊址前,幾間新修繕的窯洞,迎來八方游客。

  1935年11月5日,就是在這裡,大雪漫天飛舞。面對300餘名紅軍戰士,毛澤東發表了著名的『雪地講話』,莊嚴宣告『長征以我們的勝利和敵人的失敗而告結束。』

  舊址前的碑石上,記錄著這次鼓舞人心的講話梗概:從瑞金算起,中央紅軍走過11個省,跨過萬水千山到達陝北,最多的走了二萬五千裡。長征是宣言書,長征是宣傳隊,長征是播種機。

  『紅軍不怕遠征難』的英勇,也存留在舊址窯洞中的一張張圖片、一份份史料中:天上每日幾十架飛機偵察轟炸,地下幾十萬大軍圍追堵截,路上遇到說不盡的艱難險阻,但紅軍就是靠著兩只腳,克服了種種困難,衝破重重險阻,歷盡千辛萬苦,完成了偉大的歷史任務。

  『長征是史無前例的創舉與奇跡!』舊址講解員吳晶介紹,在『雪地講話』中,毛澤東鼓舞紅軍戰士說,紅軍的人數比以前是少了一些,但是留下來的是中國革命的精華。留下來的同志不僅要以一當十,而且要以一當百、當千。今後,我們要和陝北紅軍、陝北人民團結一致,共同完成中國革命的偉大使命。

  時過境遷,毛澤東頂風冒雪發表講話的那個貧瘠的小村子,早已換了模樣。站在村中眺望,遠山如黛,三五民居點綴其間,宛若一幅暈染的水墨畫。

  延安市甘泉縣象鼻子灣村。新華社記者張博文攝

  84歲的村民賈生貴曾居住在舊址處的窯洞裡。幾年前,他主動騰退舊窯洞,搬到500米外的一處民居內生活。

  閑暇時,賈生貴總愛到舊址前散步,把爺爺講給他的故事,說給往來的游客。『當時村裡來了好多紅軍戰士,他們到我家討水喝,個個都很有禮貌,對群眾很尊敬。』他指著舊址前的廣場說:『紅軍就是坐在這裡,在鵝毛大雪中,聽毛主席講話的……』

  賈生貴講述當年『雪地講話』的情形。新華社記者張博文攝

  延安革命紀念館原館長張建儒說:『長征是一次傳播理想信念的偉大征程。長征喚醒了民眾、鼓舞了人民,讓更多人真正了解了紅軍。長征撒下了革命的火種,開創了中國革命的新局面。』

  86年前,『雪地講話』提振了戰士們的士氣;80多年來,長征精神薪火相傳,催人奮進。

  『只有不斷奮斗,纔能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象鼻子灣村駐村乾部高驥威說,目前全村已經整村脫貧,去年村民人均收入達到15900元,村裡還種有1700畝山地苹果,300多畝朝天椒,今年准備硬化入戶道路,『老鄉們的生活一定會越來越好』。

責任編輯:楊金光

【專題】學黨史 悟思想 辦實事 開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