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談記者在基層采訪發現,一種變了味的『親清』政商關系正在滋生:有的政府官員精通『空手道』,企業給錢送禮就『親』,不給不送就『清』,親疏關系明碼標價;有的政府官員擅長『金鍾罩』,與圈子內的企業相處親密,對圈子外的企業分得格外清楚;有的政府官員習慣『打太極』『踢皮球』,對企業表面態度親切,辦事卻推諉拖拉……
給錢送禮就『親』,不給不送就『清』
在健康的政商關系中,政府官員對所有企業應該一視同仁。然而,實際工作中,有的乾部對企業大搞親疏有別,以金錢來確定與企業的關系是『親』還是『清』,不給錢不辦事,給了錢就亂辦事。
半月談記者采訪了解到,在中部某地政商關系中一度有個『潛規則』:給市委書記行賄送禮、陪吃陪喝的企業會被格外關照,有的企業主甚至利用這層關系插手地方人事安排;與市委書記沒有利益往來的企業,連正當訴求都會被忽視,『惠企政策』經常口惠而實不至,當地營商環境滿意度測評自然偏低。
收與不收,政商關系冷熱不均;收多收少,又是另一番景象。南方去年落馬的一位縣委書記沒有底線、胡作非為,大肆收受企業主賄賂,誰給他輸送利益多就給誰項目和優惠政策。

接受廉政警示教育,構建『親清』政商關系宋為偉攝
去年底被依法判刑的甘肅敦煌原市委書記詹順舟心中曾有『一杆秤』,不過這個『秤』不是稱自己職責,而是稱經濟收益。按照不同工程項目的獲利比例,他會盤算定下收錢的數目,再以不同方式暗示,直至達到預期。某企業負責人在他幫助下,承攬當地數個工程,獲利頗豐,連續幾次給詹順舟送去幾十萬元,都被借口推辭。然而,一年多後詹順舟以買房缺錢為由,一次向他索要230萬元。
北京大學廉政建設研究中心副主任莊德水表示,項目給誰不給誰、給到什麼程度,一些乾部不是站在黨和人民的立場,而是站在是否於己有利的立場去考慮問題,這是典型的公私不分,出問題是遲早的事。
圈內『親』密無間,圈外『清』清楚楚
半月談記者采訪發現,在正風反腐的高壓態勢下,一些乾部為掩人耳目,往往以『親友圈』『同學圈』『老鄉圈』等各類圈子定親疏,圈內圈外兩副面孔、兩套規矩。

在中部某市,當地經開區的負責人與相關企業結成『小圈子』,平日裡過往甚密。關系有多親?據當地紀檢監察乾部介紹,這位負責人不僅把園區『三通一平』項目私相授受,交給圈內企業做,還在土地平整未完工、未驗收、未決算的情況下,繞開集體決策,強行為企業違規支付2000多萬元款項。企業獲利後,一次性向他行賄500萬元。
『對自己不熟悉、不信任的人不收;對直接送錢、送物的不收;對於不太熟悉的人,就利用與他關系特別好的同學代為收受。』這是已落馬的山東泰安市委宣傳部原部長王永征的『兩不收一代收』原則。人前,王永征衣著簡朴,一直居住在區直機關房改房,很少出入高檔酒店。但對圈內人,小到幾萬元現金,大到上百萬元的房子都來者不拒。
有的不法商人正是看准了一些乾部求穩的心理,選擇從討好身邊人入手,想方設法入圈、進群。回顧去年底被開除黨籍和公職的重慶市秀山原縣委書記王傑的墮落軌跡,不法商人拉攏的針對性很強,通過陪游、陪吃、贈送禮品,成功安排相關人員進入其妻的『姐妹圈』,最終攻破王傑的心理防線。
一些專家認為,對領導乾部來說,把正常的政商關系變成『利益同盟』,利用『圈子』搞腐敗,看似隱蔽安全,實際上不過是掩耳盜鈴,最終都將被自己編織的『圈子』套牢。
態度友好可『親』,辦事含糊不『清』
在工作中,也有一些乾部確實不貪不沾,表面態度也很好,但就是工作不擔當、辦事不利索。從『勾肩搭背』變成了『背對著背』,一些企業主有苦難言。

一項針對某地惠企政策知曉度的調查顯示,當地超過三成的企業對當前惠企政策很少或根本不了解。去年2月,南方某區決定設立轉貸基金以解決企業融資難,時隔一年仍未投入運營。一位企業家說,企業可以等乾部,但市場不會等企業。同樣是優惠政策,營商環境好的地方,乾部會主動把政策告訴企業;營商環境不好的地區,這些政策卻可能被束之高閣。
采訪中,中部地區一家新材料科技公司負責人向半月談記者講述了一樁『正常工作』變『特事特辦』的奇葩遭遇:在辦理不動產登記時,工作人員每次看起來都很熱情,就是進度慢,讓企業總覺得有『其他工作』沒做到位。私下裡托關系想請他吃飯喝茶,給人感覺是『油鹽不進』,只說『會辦好、不用請』,但效率就是上不來。最後是通過上級領導打招呼纔辦好,變成特事特辦,令人費解。
半月談記者調查發現,臉好看、事難辦,背後既有作風不實的問題,也有擔當不足的問題。兩年前,南方一家再生資源綜合利用企業與當地供銷社一家全資子公司合作,為加快發展,希望獲得供銷社融資擔保支持。『前來考察的領導當場都對項目予以肯定,也表示願意提供幫助,但散了會就沒下文。後來企業再去找,總得不到答復,項目擱淺至今。』這位企業負責人說。
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教授竹立家認為,表面態度好,實際辦事難,責任人受到懲罰較少,對營商環境影響卻很大。治理這個問題,一方面要通過『好差評』、圓桌會等機制暢通企業監督反饋渠道,完善民營企業權益維護機制,另一方面也要完善容錯機制,免除乾部解決問題的後顧之懮。(記者:李興文餘賢紅姚子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