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要聞
搜 索
這件大事,總書記扭住不放
2021-05-13 07:47:00 來源:新華網  作者:

 

  5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省南陽市考察,特地考察了當地依托月季、艾草等資源優勢發展特色產業情況。

  5月,河南,月季、艾草;

  4月,廣西,葡萄、螺螄粉;

  3月,福建,茶、沙縣小吃;

  2月,貴州,苗繡、蠟染……

  今年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的考察足跡,留下一串特色鮮明的『產業』印記。

  當前,我國正處在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兩大戰略的銜接期。隨著『三農』工作重心轉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習近平總書記地方考察調研重點,也從『訪貧問苦』轉變為『謀劃振興』。

  新華社記者鞠鵬攝

   ——有效銜接。

  猶記得,柞水木耳炒雲州黃花、德勝馬鈴薯配寧夏安格斯牛肉……網友們把習近平總書記這幾年調研過的農副產品,制作成一張『小康菜譜』,提煉出產業扶貧的中國經驗。

  產業扶貧的先行探索,夯實了農村的物質基礎,為鄉村振興積累了寶貴經驗。

  對擺脫貧困的縣,從脫貧之日起設立5年過渡期。過渡期內要保持主要幫扶政策總體穩定。實現這一目標,就必須保證產業幫扶不能『脫鏈』。

  習近平總書記在去年12月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強調,對脫貧地區產業幫扶還要繼續,補上技術、設施、營銷等短板,促進產業提檔昇級。

  從總書記近幾次考察調研安排,不難看出,『技術含量』很高。

  在福建星村鎮燕子窠生態茶園,總書記強調,要統籌做好茶文化、茶產業、茶科技這篇大文章。在桂北鄉村,總書記談到,學習掌握科學技術,用知識托起鄉村振興。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做好產業銜接至關重要。補齊短板、激發活力,讓走出貧困的地區得到持續發展,便是產業扶貧到產業振興的應有之義。

   ——起步優先。

  五年看頭年,起步很關鍵。

  今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也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開局之年。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從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看,穩住農業基本盤、守好『三農』基礎是應變局、開新局的『壓艙石』。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有專家在接受采訪時表示,2021年的鄉村振興,最重要的關鍵點在於,促進農業穩定發展和農民增收。一方面保證糧食安全,一方面縮小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為鄉村振興的『起跑』與『提速』打下堅實基礎。

  產業振興便是農業發展、農民增收的重要驅動力。抓產業,就把住了關鍵點。

  鄉村振興是一篇氣勢恢宏的大文章,『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這二十個字的總要求,反映了鄉村振興戰略的豐富內涵,不僅需要統籌安排,也要有序推進。

  『聚焦階段任務,找准突破口,排出優先序』。

  起步之年,頻繁考察調研產業振興,探索產業發展脈絡,謀劃產業發展下一程,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抓住『牛鼻子』,以重點突破、帶動全局的治國理政科學思維方法。

   ——城鄉融合。

  剛剛公布的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與2010年相比,我國城鎮人口增加23642萬人,鄉村人口減少16436萬人。

  過去十年,我國城鎮化進程不斷加快,與此同時,我們也要深刻認識到,仍有5億多中國人紮根鄉村——不管工業化、城鎮化進展到哪一步,城鄉將長期共生並存。

  『在現代化進程中,如何處理好工農關系、城鄉關系,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現代化的成敗』『我們應該通過振興鄉村,開啟城鄉融合發展和現代化建設新局面』……在總書記看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關乎鄉村幾億人攜手邁入現代化。

  此次人口普查,國家統計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部分鄉村戶籍人口在城鎮落戶的意願下降,特別是鄉村振興包括脫貧攻堅取得成就以後,有一部分人還願意留在鄉村。

  不管是要求新農村建設『注意鄉土味道,保留鄉村風貌,留得住青山綠水,記得住鄉愁』,還是強調『鄉村振興也需要有生力軍』『城鎮化進程中農村也不能衰落』『「城鎮化」和「逆城鎮化」要相得益彰』,習近平總書記『要把鄉村振興戰略這篇大文章做好,必須走城鄉融合發展之路』的要求,鮮明而堅定。

  振興農業產業,增加農民收入,立足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使農村富餘勞動力成為湧動的活水,將為鄉村振興和農業現代化創造有利條件。

   ——因地制宜。

  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考察時指出,鄉村要振興,因地制宜選擇富民產業是關鍵。

  3月23日,習近平在福建考察。新華社記者王曄攝

  因地制宜,貫穿鄉村振興全過程。

  『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幅員遼闊的中國農村,產業區域性特征和結構性特色與生俱來。

  江蘇鎮江世業鎮的草莓、湘西的柚子、黑龍江伊春的藍莓……總書記考察調研的農作物種類各異,卻因在適宜的環境中滋養,生機無限。

  『在農業上,「靠山吃山唱山歌,靠海吃海念海經」』。1988年,時任福建寧德地委書記的習近平在閩東九縣調查時,寫下了這樣的心得。

  發展產業要符合鄉土農情,因地制宜,纔能讓土地真正地孕育豐收和富裕。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首先要按規律辦事。』

  『科學把握鄉村的差異性,因村制宜,精准施策,打造各具特色的現代版「富春山居圖」。』

  健康發展、各美其美,各色產業的勃興、起勢,點亮中國鄉村振興的璀璨前程。

  主筆:黃玥

  監制:趙承

  策劃:霍小光

  統籌:張曉松、朱冬菊、王絢

  視覺| 編輯:楊文榮、張惠慧、唐興

  新華社國內部制作

  新華社第一工作室出品

責任編輯:連冬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