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 綠樹已成蔭,水鳥已成群,城市副中心拔地而起,雄安新區橫空出世。目前,雄安新區已從規劃建設為主進入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和建設同步推進的重要時期,雄安畫卷徐徐鋪展,『未來之城』蓄勢待發。
啟動區踩下新區建設『油門』
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是雄安新區設立的根本目的。地處北京、天津、保定腹地的河北雄安新區總人口129萬,規劃面積1770平方公裡,現有開發程度較低,發展空間充裕。其中規劃范圍198平方公裡的起步區更像是一張『白紙』,而起步區內,38平方公裡的啟動區是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首要承載地,承擔著作為新區先行發展示范區、國家創新資源重要集聚區、國際金融開放合作區的重要角色。

雄安商務服務中心正在建設中。
『在基礎設施特別是管廊建設及綜合業務領域,我們利用自身優勢,強化科技創新,將啟動區基礎設施和管廊項目打造成樣板工程。』中交一公局雄安新區啟動區128項目總工程師張陽表示,中交一公局集團承建的啟動區市政乾線道路、綜合管廊、排水工程施工,是該公司進軍雄安重要區域的重點項目,將最新的科技成果運用到啟動區建設中。
『啟動區基礎設施項目全面開工,意味著啟動區城市框架逐漸拉開。』雄安集團基礎建設公司起步區和啟動區片區項目部項目經理王建博介紹,啟動區道路系統由主乾路、次乾路和支路三級組成。組團連接道路形成城市主乾路網絡,采用『三橫四縱』布局,總長約45公裡。
目前,支持首批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項目落地的基礎設施項目已全面開工,啟動區城市框架逐漸拉開。
『雄安服務』優化營商環境
為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雄安新區全力推進『一窗受理、一次辦成、一網通辦、一秒審批』的政務服務新模式。目前,新區本級實施行政許可事項462項(子項870項),其中省級行政許可事項285項(子項595項)。除部分暫不具備劃轉條件外,包括投資項目審批在內的380項(子項768項)行政許可事項全部劃轉到公共服務局,實現了『人、財、物、權』四位一體統管。同時,『一枚印章管審批』『一日辦結』『一會三函』『全流程電子化』等特色服務也讓前來辦理業務的市民和企業代表在一定程度上提昇了幸福感。

(市民正在雄安新區政務服務中心辦理業務。徐也晴攝)
『今天過來是為新區容東養老中心和容東完全中學項目辦理施工許可證。』29日,雄安集團城發公司前期部負責人張智迪告訴記者,現在根據新區『一會三函』審批模式,用『三函』來領取施工許可證,『我當天的申請,當天就可以把這個證取出來。』他最深的感觸之一就是不再需要提交紙質資料,省去了來回跑辦的精力。

(雄安新區政務服務中心跨省通辦服務窗口。徐也晴攝)
『其實非常的方便,運營窗口都提供全程幫辦的服務。』前來幫助北京同事代辦業務的申先生表示,自己即便不了解北京同事的具體需求,但在政務服務中心工作人員的指導下也可以順利進行業務辦理。
截至目前,中心累計辦理行政許可事項14857件,便民服務事項58909件,接待辦事及參觀群眾45萬餘人。截至2021年4月22日,新區本級企業共有4060戶,其中北京投資來源的企業3568戶,佔比87.88%。
『華北之腎』功能恢復初見成效
建設綠色生態宜居新城區是雄安新區規劃的目標之一,良好的生態環境是雄安新區建設發展的生態基礎。端村鎮大淀頭村位於被稱為『華北之腎』的白洋淀之畔,距離縣城大約十公裡,是白洋淀詩歌群落的發源地,也是白洋淀46個連片美麗鄉村建設重點村之一。近年來,大淀頭村堅持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協調共建,紮實開展美麗鄉村和文明村鎮創建,大力培育鄉村文明新風尚。

(大淀頭村漁民准備撒網。徐也晴攝)
『新區設立前,村裡的生活污水都直接排至淀泊中,再加上一些工廠的生產污水不經處理直接排入淀區,造成了水質的持續惡化。』雄安新區安新縣大淀頭村黨支部書記趙艾樂告訴記者。而今,通過『美麗鄉村建設』,大淀頭對自身進行了重新的規劃和打造,從而變成了如今的美麗景象。
『他們(老百姓)對於白洋淀的使用更趨於保護。原來是靠水吃水,現在是靠水護水。』雄安新區管委會生態環境局副局長吳海梅表示,近幾年對於白洋淀的治理成果非常明顯。

(雄安生態環境指揮中心。徐也晴攝)
此外,為彌補新區生態環境監測體系空白,雄安新區2020年還建設了生態環境智慧監測體系,給雄安新區和白洋淀生態環境治理精准治污、科學治污提供了有效支橕。吳海梅表示:『從2017年雄安新區成立以來,我們白洋淀,尤其是湖新區的水質,從V類到IV類到現在有部分水質達到Ⅲ類,這種改變就源於我們上下游的協同治理和各部門的聯動。』
從優化營商環境到加強生態治理,雄安新區揚帆起航、蓄勢待發,正大闊步向著『千年大計』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