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要聞
搜 索
【中國共產黨百年長江情·紅色篇】沒有調查,沒有發言權
2021-04-28 11:54:40 來源:荊楚網  作者:袁北星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武昌都府堤41號,長江之濱,蛇山腳下,曾是毛澤東探索中國革命道路的地方。他在這裡倡議和創辦武昌農講所並授課;他在這裡疾書而成經典《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將革命火種向全國播撒,漸成燎原之勢。

  從1926年起,毛澤東先後主辦廣州第六屆農民運動講習所和武昌中央農民運動講習所,培養出大批農民運動骨乾。左圖為毛澤東1927年在武漢。右圖為毛澤東在武漢寫的《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新華社發(資料照片)

  1927年3月,《報告》刊發後引起廣泛關注。4月,漢口長江書店以《湖南農民革命(一)》為書名出版單行本。《報告》中的名句『革命不是請客吃飯』,後來成為彰顯共產黨人革命意志和斗爭精神的經典表達;《報告》所體現的思想方法,也成為共產黨人堅持『沒有調查,沒有發言權』的重要依據。

  位於武昌都府堤的中央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荊楚網記者劉建維攝

  1927年1月4日至2月5日,毛澤東行程700公裡,歷時32天,足跡遍及湖南湘潭、湘鄉、衡山、醴陵、長沙五縣,對這裡的農民運動進行了深入考察。每到一地,他都『召集有經驗的農民和農運工作同志開調查會,仔細聽他們的報告,所得材料不少』。調研結束回到武昌後,毛澤東迅速撰寫了這篇重要的馬列主義文獻。2月16日,毛澤東在寫給中央的報告中指出:黨對農運的政策,應注意以『農運好得很』的事實,糾正政府、國民黨、社會各界一致的『農運糟得很』的議論;以『貧農乃革命先鋒』的事實,糾正各界一致的『痞子運動』的議論;以從來並沒有什麼聯合戰線存在的事實,糾正農協破壞了聯合戰線的議論。通過實地調查,毛澤東列舉了農民所做的14件大事,認為農民運動『好得很』,成就了『奇勛』,農民是『革命先鋒』,國民黨右派關於農民運動的種種說法是沒有經過調查研究的道聽途說。正如美國學者布蘭特利·沃馬克在論及《報告》時說:『毛澤東是以農民運動專家的資格在說話』,『長期的實地調查賦予了他在論述農村問題的權威性。』基於實地調查,《報告》有力駁斥和澄清了關於農民運動的不實之詞,為中國革命贏得了話語權和主動權。

  毛澤東修改的《關於調查工作》(即《反對本本主義》)一文。圖源: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調查湖南農民運動的親身經歷,也使得毛澤東在《反對本本主義》一文中提出『沒有調查,沒有發言權』,具有足夠的底氣和自信;並使得調查研究這一特色鮮明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成為中國共產黨人的謀事之基、成事之道。

責任編輯:遲灝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相關新聞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