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萬象
搜 索
【學史明理】在學史中扛起民族復興重任
2021-04-27 09:21:00 來源:人民論壇網  作者: 劉曉暉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習近平總書記4月19日在清華大學考察時指出:『廣大青年要肩負歷史使命,堅定前進信心,立大志、明大德、成大纔、擔大任,努力成為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讓青春在為祖國、為民族、為人民、為人類的不懈奮斗中綻放絢麗之花。』

  作為與新時代同向同行、共同前進的一代,作為振興中華的中堅力量和偉大精神的實踐主體,當代中國青年要在學史中激發信仰、錘煉品德、勇於創新、實學實乾,為黨和人民建功立業,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懈奮斗。

  在學史中激發為民信仰。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一部中國共產黨的歷史,就是一部以『為民』為信仰的奮斗史。在戰火硝煙中捨身炸碉堡的董存瑞,35年堅守太行山的『新愚公』李保國,獻身教育扶貧、點燃大山女孩希望的張桂梅,回鄉奉獻、譜寫新時代青春之歌的黃文秀……無數共產黨人用全部的力量甚至生命踐行著『全心全意為民服務』的宗旨。廣大青年就是要在學史中品味信仰的力量、堅定人生信念,樹立起為祖國為人民永久奮斗、赤誠奉獻的遠大理想,在與時代同步伐、與人民共命運中築牢人生底色、實現人生價值、昇華人生境界。

  在學史中錘煉美好品德。人無德不立,國無德不興。百年黨史中,堅貞不屈、大義凜然的李大釗,『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的夏明翰,『我生存一天就要為中國呼喊一天』的方志敏,『拼上老命大乾一場,決心改變蘭考面貌』的焦裕祿……一批批革命先烈、英雄人物和先進模范用前僕後繼的精神鑄就了共產黨人高貴的人格品德。學黨史,就是要自覺學習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賡續共產黨人的精神血脈,用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培根鑄魂、啟智潤心、修身立德,在邁進新征程、奮進新時代的精氣神中走得更正更遠。

  在學史中勇於開拓創新。創新是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源泉。中國共產黨的百年歷史,是一部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是一部不斷推進理論創新、進行理論創造的歷史。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不斷開闢著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發展的新境界。當前,提昇自主創新能力,盡快突破關鍵核心技術,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一個關鍵問題。廣大青年應發揚前輩逢山開路、遇河架橋的意志,解放思想、勇於創新,聚焦國家戰略需要,瞄准關鍵核心技術特別是『卡脖子』問題,加快技術攻關,以聰明纔智貢獻國家,以開拓進取服務社會。

  在學史中實學苦乾實乾。空談誤國,實乾興邦。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絕不是通過請客吃飯、敲鑼打鼓實現的。從石庫門到天安門,從興業路到復興路;從積貧積弱到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貨物貿易第一大國、外匯儲備第一大國;從天宮遨游、蛟龍探海、天眼探空到現行標准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無不靠的是實乾苦乾。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是我們人生難得的際遇。每個青年人都應該珍惜這個偉大的時代,努力把學到的知識、掌握的規律,轉化為銳意進取、擔當實乾的精氣神,努力在真刀真槍的實乾中成就一番事業。

  『中國夢是歷史的、現實的,也是未來的;是我們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生逢盛世,肩負重任,廣大青年要在傳承歷史印記與文化中,扛起民族復興重任,乘著新時代春風,在祖國的萬裡長空放飛青春夢想!(作者:劉曉暉)

責任編輯:楊金光
【專題】學黨史 悟思想 辦實事 開新局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相關新聞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