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完善黨和國家監督體系,使監督融入『十四五』建設之中,很重要的就是發揮監督效力,保證權力在正確軌道上運行。公權力姓公,也必須為公。只要公權力存在,就必須有制約和監督。沒有監督的權力必然導致腐敗,這是一條鐵律。組織上培養乾部不容易,要管理好、監督好,讓他們始終有如履薄冰、如臨深淵的警覺。
權為民所賦,權為民所用。監督的目的就是為了規范使用權力,更好地推動各項工作按照計劃有序推動。當然,要發揮好監督的作用,就需要提昇監督的質效。要讓監督真正長出『牙齒』,能夠起到幫助乾部減少失誤、心態偏移,能夠及時地糾正乾部出現的問題、營造良好的政治生態,進而激活乾部隊伍活力,更好推動黨和人民事業發展。
堅定從嚴治黨,要敢於監督,讓乾部在監督之下。從嚴治黨,關鍵是從嚴治吏。從嚴管理乾部,纔能打造一支作風過硬、本領高強的乾部隊伍。這就需要敢於監督,完善監督網,推動黨內監督落到實處。當然,也要引導群眾參與監督,對身邊乾部出現的亂用權力的情況及時地監督舉報,敢於向不擔當、不作為的乾部『亮劍』。
發揮制度優勢,要善於監督,讓乾部能接受監督。有權力的地方,就應該有監督,不能簡單地化為八小時內監督、八小時外不監督。縱觀乾部違紀違規問題,很多都出現在乾部八小時之外。這就需要我們發揮制度優勢,用更科學的方法去監督乾部。不管是八小時內還是在八小時外,對乾部權力的使用都毫不松懈,纔能讓更多乾部自覺地講政治、守規矩。
加強宣傳引導,要規范監督,讓乾部能令行禁止。監督乾部不僅需要一個『監督器』,能夠時刻地監測、管理乾部,更需要對觸碰法律法規的行為進行問責,纔能讓監督更加有力。當然,面對更嚴格的監督,尤其需要加強宣傳引導,讓乾部能夠明確權力使用的界限。更要為擔當者擔當,消除他們的思想包袱,不能簡單地『一問了之』,關鍵是要引導乾部規范用權,做到令行禁止,堅守自己的底線。
實現靶向管理,要精准監督,讓乾部能防微杜漸。在監督的過程中,有些領域被稱為『肥水』之地,其實這也是權力使用中更容易出現問題的地方,是乾部最容易因為思想上的一點問題而觸碰黨紀國法的地方。這就需要用好靶向管理的思維,采取更加精准的監督,針對這些重點領域、行業進行有針對性的監督,及時防微杜漸。要讓乾部始終繃緊思想之弦,主動接受監督,在工作中更有乾勁。(王俊傑)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延壽縣志願者開展重陽節助老活動2021/10/15
- 湖南衛視AI主持人亮相2021/10/04
- 足協:將禁止武漢隊注冊新球員 怎麼回事?2021/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