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層·文化味裡品新年】
光明日報記者王建宏
『大家看到的這組剪紙就是國家級非遺剪紙傳承人伏兆娥的作品《牛氣衝天》。短短幾分鍾,一張紅紙在伏老師的巧手中變成了栩栩如生的牛兒……』2月10日,在寧夏『非遺過大年·文化進萬家』視頻直播活動的抖音直播間裡,寧夏的手抓羊肉、油香?子等特色美食和伏兆娥剪紙、陶瑞珍葫蘆刻畫等非遺傳統技藝輪番『搶鏡』,引來網友在線點贊互動。
『隔著屏幕聞到了文化味兒,過年的感覺一下就有啦。』抖音網友@句號在直播間留言。
90後饒曉楠是伏兆娥剪紙的粉絲,她不僅線上經常關注非遺剪紙,線下還專門到伏兆娥的工作室學習剪紙,並逐漸愛上了中國傳統文化。『以前覺得非遺離我們年輕人很遠,現在通過新媒體平臺,我們和非遺項目實現了零距離互動。』饒曉楠說。
今年春節,為了讓就地過年的群眾安心、舒心過節,寧夏文化和旅游系統於2月10日啟動『非遺過大年·文化進萬家』視頻直播系列活動,通過微信、抖音等新媒體平臺,集中展示寧夏手抓羊肉、仙鶴樓水餃等國家級和自治區級非遺美食類項目,以及趙桂琴刺繡、郝延強賀蘭硯、劉三朵八寶茶等非遺傳統技藝,形成一種展非遺、品非遺、購非遺的過年氛圍。
『八寶茶是寧夏的傳統飲茶習俗,茶葉、冰糖、紅棗、枸杞、核桃仁、桂圓、芝麻、葡萄乾八種原料放到一起,衝以滾燙沸水,喝起來香甜可口,一碗熱氣騰騰的八寶茶,體現了寧夏人民的熱情好客。』『非遺過大年·文化進萬家』視頻直播活動結束後,主播專門剪輯了推介特色美食的短視頻,在其抖音號上進行二次傳播。
『太有年味兒了,這纔是過年該有的樣子。』網友紛紛留言。
為豐富就地過年群眾的文化娛樂活動,一批話劇、音樂劇、民族音樂會、秦腔精品劇目與優秀傳統戲等也在線上與大家見面。
『花兒本是心裡的話,不唱還由不得自家……』2月11日,寧夏演藝集團秦腔劇院的官方快手號播放了秦腔現代戲《花兒聲聲》。快手用戶@我愛歌唱留言:『秦腔是我們西北人的精神食糧,忙碌中聽上一段,疲倦消散。而此刻聽,是節日裡的享受。』
此外,2月11日至2月21日,寧夏話劇院在微信公眾平臺推出話劇《閩寧鎮移民之歌》《娘》等精彩話劇,寧夏書畫院在微信公眾號上發布迎新春書畫微展,京劇歷史劇《莊妃》、舞蹈《不到長城非好漢》、交響組曲《家鄉的花兒》等50餘部原創優秀戲曲、話劇、歌舞劇在春節期間上線寧夏文化和旅游廳官方網站、寧夏新聞網等平臺,讓傳統文化為春節增添濃濃年味兒。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木蘭縣高標准推進秋整地 為豐產豐收打好底兒2021/10/27
- 肖戰《如夢之夢》深圳場花絮照 和許晴相擁對視眼神有戲2021/10/28
- NBA球員年收入排名出爐 詹姆斯居首 前十名都有誰?2021/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