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9日,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在北京閉幕。會議發表6000餘字的公報,透露了豐富信息。『四個全面』中的第一個『全面』要改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了。中等收入群體要顯著擴大了。我國要實施『鄉村建設行動』了……公報中的許多新提法,即將走進我們的生活。
新成果:勾畫『十四五』發展藍圖
五中全會審議五年規劃建議,近年來已成慣例。五年前的同一天,2015年10月29日,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
今年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這份文件不僅謀劃未來5年發展,還勾畫未來15年藍圖。在此之前,1995年召開的十四屆五中全會曾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九五』計劃和2010年遠景目標的建議》。


△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即將在上海舉辦,會展中心已准備就緒。
五年規劃建議,重在宏觀性、戰略性、指導性。五年規劃建議通過之後,還要根據建議制定五年規劃綱要,重在規定具體的工作部署。五年前,十八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十三五』規劃建議後,次年3月,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審議通過了『十三五』規劃綱要。
審議通過『十四五』規劃建議,是十九屆五中全會的最重要成果。明年即將開啟的『十四五』時期,是中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十四五』規劃建議將為今後一個時期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指明方向、勾畫藍圖。

△10月26日,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使用長征二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遙感30號07組衛星送入預定軌道。這是壯觀的火箭尾焰特寫。
按照慣例,在五中全會閉幕幾天之後,五年規劃建議將全文公布。五中全會閉幕當天發布的公報,是外界提前了解五年規劃建議的重要窗口。
新論斷:我國發展仍然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
十九屆五中全會公報指出,全會深入分析了我國發展環境面臨的深刻復雜變化。
今年7月30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作出了今年10月在北京召開十九屆五中全會的決定。那次會議作出論斷: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發展仍然處於戰略機遇期,但機遇和挑戰都有新的發展變化。此次五中全會公報把前半句修改為:我國發展仍然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新增的『重要』兩字,是十分重要的判斷。

△汽車產業是大連自貿片區的八大產業項目之一,現已形成集整車生產、零部件加工、銷售、運輸、平行進口汽車等全鏈條的汽車產業。
另一個新提法,7月30日的政治局會議提出『善於在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十九屆五中全會公報則提出『善於在危機中育先機、於變局中開新局』。從『育新機』到『育先機』,強化了要下先手棋、搶抓機遇。
《時政新聞眼》發現,在五中全會召開十多天前的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乾部培訓班開班式上,習近平總書記就開始用了『要在危機中育先機、於變局中開新局』這一新提法。

△中央黨校校園內名為『一大代表』的主題雕塑
分析環境變化,是為了作出科學決策。今年以來,習近平多次強調,必須在一個更加不穩定不確定的世界中謀求我國發展。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十四五』規劃建議,就是要為不確定性的世界注入確定性,為中國人民瞻望可以預期的未來。

△上海洋山港
新目標:國力強、人民富、底氣足
5年之後,中國將發展到哪一步?15年之後,我們將過上什麼樣的生活?從十九屆五中全會公報中都可以找到答案和線索。
全會提出了『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主要體現在六個方面:經濟發展取得新成效,改革開放邁出新步伐,社會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生態文明建設實現新進步,民生福祉達到新水平,國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昇。


△國家實施長江流域禁捕退捕政策後,江蘇宿遷泗洪縣啟動洪澤湖水域禁捕退捕和住家船整治工作。這是聚集在漁港等待拆解的漁船。
全會提出了『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指導思想和必須遵循的原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中的第一個『全面』也相應修改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會還鮮明提出了發展的『主題主線』和『兩個根本』: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

△江西吉安黃崗村,供電公司工人正在檢修『光伏+取暖』設備,保障村民溫暖過冬。
全會還提出了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三年前,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曾展望了到2035年的發展目標。兩相對比,新風撲面。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目標是『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將大幅躍昇』,此次的提法是『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將大幅躍昇』。堅實的綜合國力,是中國的深厚底氣。

△位於河套地區的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
十九大報告提出的2035年發展目標之一是『人民生活更為寬裕,中等收入群體比例明顯提高』,此次表述為:『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中等收入群體顯著擴大』,『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從脫貧到共富,主題悄然變遷。

△山東棗莊市山亭區因地制宜發展花卉培育,帶動貧困村民多渠道增收。
新部署: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
『十四五』規劃建議除了確立發展理念、方向思路,還明確了發展的重點任務、重大舉措。十九屆五中全會公報指出,從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到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全會在十幾個領域作出了全面部署。許多新提法,令人矚目。

△江西於都,中央紅軍長征出發渡口
十九屆五中全會繼續把創新作為推動發展的第一動力。全會首次提出,『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橕』。今年7月,在吉林一汽集團考察時,習近平總書記就曾強調,『必須加強關鍵核心技術和關鍵零部件的自主研發,實現技術自立自強,做強做大民族品牌。』面對『卡脖子』問題,中國科技必當自立自強。
在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體系領域,全會提出,要堅定不移建設制造強國、質量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把制造強國擺在第一位,重點體現了堅持把發展經濟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的理念。在構建新發展格局領域,全會提出,要堅持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加快培育完整內需體系。培育完整內需體系,這是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的必然要求。

△浙江長興制造基地生產的全新一代7DCT雙離合自動變速器,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
『全面促進消費』『紮實推動共同富裕』『新型工農城鄉關系』『實施鄉村建設行動』『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確保二?二七年實現建軍百年奮斗目標』……這些新提法、新部署體現了鮮明的問題導向,彰顯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天安門廣場,國慶大花籃
『好的方針政策和發展規劃都應該順應人民意願、符合人民所思所盼,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習近平總書記今年9月在基層代表座談會上強調的這一理念,已經鮮明體現到了『十四五』規劃建議之中,也將隨著規劃實施走進每個中國人的生活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