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年12月29日至30日,中共中央總書記、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河北省阜平縣看望慰問困難群眾。這是習近平在龍泉關鎮駱駝灣村到困難群眾唐榮斌家看望。新華社記者蘭紅光攝
『今天上午,代表通道上一位來自湖北的全國人大代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的話,讓我印象深刻。』5月22日下午,人民大會堂東大廳,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他所在的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提到這樣一個細節。
身邊10來位醫護人員精心呵護47天,幫助一位87歲患者戰勝新冠肺炎,挽救了老人的生命。
習近平總書記說:『什麼叫人民至上?這麼多人圍著一個病人轉,這真正體現了不惜一切代價。』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價。』習近平總書記這番情真意切的講話,體現出中國最高領導人和中國共產黨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堅定信念。

2014年4月27日至30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新疆考察。這是4月28日上午,習近平在疏附縣托克紮克鎮阿亞格曼乾村村民阿卜都克尤木·肉孜家同村民座談。新華社記者蘭紅光攝
『大年三十,我夜不能寐。』
——生命至上,始終將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新年伊始,我國遭遇了新中國成立以來傳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公共衛生事件。
1月25日大年初一,中南海懷仁堂,習近平總書記和其他6位中央政治局常委坐在一起,研究部署疫情防控。『大年三十,我夜不能寐。』總書記表情凝重地說。
『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生命重於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指揮、親自部署,以超常節奏開啟戰疫日程。
全國范圍調集最優秀的醫生、最先進的設備、最急需的資源,全力以赴投入救治,救治費用除部分由保險支付外,其餘全部由國家兜底。
『我們不惜一切代價救治生命。無論年齡再大、病情再重,我們也決不放棄,這次抗疫斗爭中,我們成功救治的年齡最大患者108歲。』
經過三個月左右的時間,湖北保衛戰、武漢保衛戰取得決定性成果,全國疫情防控阻擊戰取得重大戰略成果。

2013年11月3日至5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湖南考察。這是3日下午,習近平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縣排碧鄉十八洞村苗族村民施齊文家中同一家人促膝交談。新華社記者蘭紅光攝
人民,習近平總書記滿懷深情,始終牽掛。 3月10日,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關鍵時刻,習近平總書記專門赴湖北省武漢市考察疫情防控工作。他強調,要千方百計保障好群眾基本生活,並叮囑『武漢人喜歡吃活魚,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應多組織供應。』
今年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國共產黨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黨團結帶領人民進行革命、建設、改革,根本目的就是為了讓人民過上好日子,無論面臨多大挑戰和壓力,無論付出多大犧牲和代價,這一點都始終不渝、毫不動搖。』

2013年11月3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湖南考察。這是3日下午,習近平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縣排碧鄉十八洞村同村乾部和村民座談。新華社記者王曄攝
『黨在任何時候都把群眾利益放在第一位。』
——民生『小事』,總書記心頭的大事
如果把目光聚焦在總書記的每次視察、每一次講話,就能清晰地看出『人民至上』理念貫穿始終、一脈相承。
2012年12月,履新總書記不久,習近平總書記冒著零下十幾攝氏度的嚴寒到河北省阜平縣看望慰問困難群眾。在龍泉關鎮駱駝灣村唐榮斌老人家,詳細詢問他們一年下來有多少收入,糧食夠不夠吃,過冬的棉被有沒有,取暖的煤炭夠不夠,小孩上學遠不遠,看病方便不方便。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到貧困地區考察,風雨兼程,訪貧問苦,足跡遍布大江南北。
總書記走進貧困戶家中,摸摸被褥,看看夠不夠厚實;他盤腿坐在炕上話家常,打開米缸看裡面有多少米……從冬季取暖、垃圾分類,到住房問題、食品安全等等,大到經濟社會的發展,細到老百姓身邊的『操心事』『煩心事』,老百姓的事情,習近平總書記總是看得重、問得細。

2012年12月30日,習近平坐在龍泉關鎮駱駝灣村困難群眾唐榮斌家(右二)炕上,詳細詢問他們一年下來有多少收入,糧食夠不夠吃,過冬的棉被有沒有,取暖的煤炭夠不夠,小孩上學遠不遠,看病方便不方便。新華社記者蘭紅光攝
『到2020年現行標准下的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是黨中央向全國人民作出的鄭重承諾,必須如期實現。』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這是一場硬仗,越到最後越要緊繃這根弦,不能停頓、不能大意、不能放松。
『人民至上』是共產黨人的畢生准則,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從『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到『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少』,一切為了人民,始終是我們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的那樣:『我們黨沒有自己特殊的利益,黨在任何時候都把群眾利益放在第一位。』

2018年2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驅車2個多小時,從西昌市來到位於大涼山深處的昭覺縣三岔河鄉三河村、解放鄉火普村,走進彝族貧困群眾家中,看實情、問冷暖、聽心聲,同當地乾部群眾共商精准脫貧之策。新華社記者鞠鵬攝
『始終同人民群眾想在一起、乾在一起。』
——人民,是我們黨執政的最大底氣
5月22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內蒙古團審議時強調,『人民是我們黨執政的最大底氣。』疫情發生以來,他多次強調,打贏疫情防控人民戰爭要緊緊依靠人民。在武漢,總書記為人民深情點贊:『武漢不愧為英雄的城市,武漢人民不愧為英雄的人民。』
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是我們黨在近百年奮斗征程中,帶領人民攻堅克難、不斷前進的一大法寶。在這場戰勝新冠肺炎的戰斗中,全國14億人民眾志成城。7500名建築工人夜以繼日,創下10天建成一座傳染病醫院的中國速度; 4.2萬餘醫護人員援馳湖北和武漢;截至4月底,各級財政共安排疫情防控資金1499億元……危難關頭,英雄的中國人民擰成一股繩。

2013年7月21日至23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湖北調研全面深化改革問題和當前經濟運行情況。 21日上午,習近平冒雨來到武漢新港陽邏集裝箱港區考察。新華社記者李學仁攝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黨要做到長期執政,就必須永遠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始終同人民群眾想在一起、乾在一起、風雨同舟、同甘共苦。』
人民,是我們黨執政的最大底氣。人民至上,是我們戰勝一切困難的動力源泉。以人民為中心,就要把為民造福作為最重要的政績。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依靠人民,尊重人民主體地位,充分激發調動人民群眾的自主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體現了黨的理想信念、性質宗旨、初心使命,也是對黨的奮斗歷程和實踐經驗的深刻總結。』

這是習近平在東湖新城社區考察時,向在家隔離居住的居民揮手致意、表示慰問。新華社記者謝環馳攝
民為邦本,本固邦寧。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在人民面前,我們永遠是小學生,必須自覺拜人民為師,向能者求教,向智者問策;必須充分尊重人民所表達的意願、所創造的經驗、所擁有的權利、所發揮的作用。』 (統籌/杜尚澤撰文/周小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