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庚子年,注定會在14億中國人的共同記憶裡留下深刻一筆。
以非常之舉,應對非常之事。中國這個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成功實現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的大逆轉。
習近平總書記說,『戰勝這次疫情,給我們力量和信心的是中國人民』。
非常動員
疫情洶洶來襲,中國最高領導人與人民並肩作戰。
2月23日,疫情防控正處在最吃勁的關鍵階段,一場特別的會議在人民大會堂召開。習近平通過電視電話會議的形式,給全國17萬名縣團級以上乾部開了個『戰時會議』。
『對我們來說,這是一次危機,也是一次大考。』在發言最後,習近平特別提到『中華民族歷史上經歷過很多磨難,但從來沒有被壓垮過,而是愈挫愈勇』。
在習近平眼裡,『疫情防控不只是醫藥衛生問題,而是全方位的工作,是總體戰』,必須『緊緊依靠人民群眾』。
在戰『疫』不同階段,習近平有針對性地作出具體部署,始終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首位,他再三強調:『要把醫療救治工作擺在第一位,在科學精准救治上下功夫,最大限度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

3月10日,習近平專門赴湖北省武漢市考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
『要相信群眾、發動群眾,充分發揮社區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的「阻擊作用」。』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重點在『防』。非常時期在北京、武漢考察調研時,習近平都強調了社區的重要作用,要求『防控力量要向社區下沈』,『把群眾發動起來,構築起群防群控的人民防線』。
『醫務人員是戰勝疫情的中堅力量,務必高度重視對他們的保護、關心、愛護。』習近平始終惦記著這些『新時代最可愛的人』,專門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從各個方面提供支持保障』,並在互動交流時叮囑他們加強自我防護、抓住機會休息。
為了人民,也依靠人民。這是人民至上的生動詮釋。
眾志成城
航班是『勝利號』,登機口是『凱旋門』,目的地是『美麗故鄉』……3月17日,一張特殊的登機牌刷屏了。這天起,援鄂醫務人員開始分批撤離。為表達感激之情,武漢天河機場准備了5萬張紀念登機牌。
無數網友表示『看哭了』,有感而發『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不過有你們負重前行』。照片刷屏背後,是全國346支醫療隊4.26萬人從四面八方趕赴疫情最嚴重的湖北,與當地醫務人員並肩作戰。
『聽到監護儀??磴的聲音不一樣的時候,其實我們自己的心率也開始往上飆了……如果沒插進去,這個病人說不定就沒有了。』寥寥數語,卻是生死時速。小心打開患者口腔,觀察氣道情況,將可視喉鏡插入,又快又准地將呼吸機軟管插進患者聲門……這是武漢醫生王晶晶和來自不同醫療隊的同事們,多次經歷的一個搶救片段。
冒著風險與死神賽跑,他們一次次為患者爭取生的希望。
『抗擊疫情有兩個陣地。』習近平深刻指出:一個是醫院救死扶傷陣地,一個是社區防控陣地。非常時期,近400萬名城鄉社區工作者為全國65萬個城鄉社區築起『鋼鐵防線』,平均1名社區工作者面對350名群眾。

湖北武漢街頭邊,某社區網格員、被網友們親切稱為『藥袋哥』的豐楓把幾十個藥袋子串在一起掛在身上,照片被他人隨手拍下,感動無數網友。那天,他早上5點多就守在了藥房門口,12個小時後終於拿齊了近100份藥。四川攀枝花的巷弄裡,57歲的李松江每天走訪200多戶,其中多是老年住戶。『要有耐心,敲門的力氣要大一點,這樣老人纔聽得見。』每天敲門上千次後,他的指關節紅腫破皮……
疫情洶湧,千千萬萬顆熾熱的心凝聚在一起。
『在不到兩個月時間裡,中國這個人口最多的國家在防控疫情方面成效顯著,這是中國人團結作戰的結果。』中國人民在疫情面前表現出的極大凝聚力、驚人的堅韌和令人欽佩的奉獻精神,讓外媒都為之驚嘆。
春暖花開
5月2日,湖北傳來好消息: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響應級別由一級響應調整為二級響應。至此,全國31個省區市均宣布解除一級響應。
春風拂過,萬物復蘇。
時間撥回到3月10日,武漢。習近平與抗疫一線的基層工作者面對面,關心地問,『現在群眾最需要幫助的是什麼?』
『很多百姓的願望就是早點復工。』有人回答:都盼著武漢早日車水馬龍、熱鬧起來……
『一個是疫情防控,一個是逐步恢復經濟社會秩序。』習近平接過話來,『這兩件事要統籌兼顧,有序推進。』
疫情不可避免會對經濟社會造成較大衝擊,但習近平說,『我們有信心、有能力、有把握,不僅戰勝疫情,而且把疫情影響降到最低,實現既定經濟社會發展目標』。

一個個值得銘記的生產生活微鏡頭在中華大地『閃回』——
城市街頭,車水馬龍。4月8日,武漢『解封』同時,一場『雲招商』活動也受到廣泛關注,現場69個項目簽約,總金額達2451億元;兩天後,以視頻連線的方式,全市100個重大項目集中開工,總投資達1865.7億元。
生產線上,機器低鳴。2月17日第一只口罩下線,兩個月後,平均每秒鍾生產231只口罩,中國車企比亞迪逐漸成長為全球最大的口罩生產廠商之一;面對境外洶湧的疫情,靠吃『市場飯』長大的義烏商人沈著應對,千方百計接住訂單、穩住客源。
鄉下田野,犁鏵不歇。『我們要出自己的一份力,讓糧倉裡裝更多的好米!』雖然受到疫情影響,備耕工作顯得有些急迫緊張,但返鄉務農的大學生蔡雪依然信心滿滿。她今年新流轉承包了1500畝稻田,打算進一步擴大高品質水稻種植面積。
中國人民正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精神,努力把落下的『功課』補回來,把耽誤的『時間』搶回來。
2月23日83.1%,3月28日98.6%,4月21日超99.1%……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平均開工率畫出一條令人欣慰的加速上行曲線。3月,被視作經濟風向標的全社會發用電量明顯回昇,4月以來這一回昇態勢延續……一系列先行指標表明,中國經濟正在加速恢復。
人民,無比團結的中國人民,在這個特殊春天裡,共同寫就了最動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