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報記者 董城 光明日報通訊員 邢笑萌
4月22日中午,進出北京市朝陽區和平街街道磚南7號院、8號院小區的居民明顯感受到不同以往的氣氛。30多位小區裡的熱心人站在大門兩側,手裡拿著國旗、鮮花,翹首以盼。正是中午飯的時候,大家這是在等誰呢?
來了!來嘍!
12時20分左右,一輛白色的小汽車開到社區大門口,一位身著運動裝、紮馬尾辮的女士步履輕盈,幾乎是跳下了車。只見有個小男孩一個箭步跑上前去,一下抱住了她。老街坊們也都圍了上去,笑語盈盈、掌聲陣陣,這座只有兩棟居民樓的老小區,仿佛一下子被歡樂淹沒。
這一天,正是中日友好醫院國家援鄂抗疫醫療隊解除14天的集中醫學觀察回家的日子;這一天,是一個二年級的小男孩時隔87天再次見到媽媽的日子;這一天,是一個普通小區30多年來第一次啟動最高禮遇。
一展橫幅被打開,『歡迎抗疫英雄回家』的大字格外醒目。
這一天,小區裡的主角名叫金丹,是去年纔搬來的新住戶。金丹是中日友好醫院呼吸中心總帶教老師、呼吸四部臨床護理帶教老師。大年初二,她作為中日友好醫院國家援鄂抗疫醫療隊第一批隊員奔赴武漢,支援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中法院區。
打開金丹的微信朋友圈,好像徐徐展開了一幅戰疫的畫卷,滿滿的正能量撲面而來。上面每一個時間節點,無不與當時全國人民的牽掛同頻共振。
12月27日,一家三口的合影和兒子的帥照。
1月25日,『若有戰召必回』,短短6個字。
2月24日,『來武漢已經30天了!一會繼續去上班。』
4月7日,『從武漢到北京,一路驚喜,一路感恩,已安全到達。閉關14天走起。』
4月22日,『今日體檢後,健康、平安回家。感謝社區的叔叔阿姨們。』
社區裡,一位老人送來親手編織的福字。路過的居民也停住腳步,加入歡迎行列。附近商店的老板也走了出來,不住地衝著英雄微笑致意。
今天最高興的人,無疑是北京市東城區和平裡第四小學二年級3班學生姜瑞宣。他早早來到大門口,站在人群的最前面。
一位老街坊問孩子,『見到媽媽,想說點什麼?』姜瑞宣回答,『當然是媽媽我愛您,媽媽辛苦啦。』
最先通報英雄歸來喜訊的,是一位社區志願者王坤。當她無意中得知中日友好醫院國家援鄂抗疫醫療隊解除隔離的時間後,及時向社區通報了消息。小區居委會、自管會和物業公司一拍即合,決定策劃一場最高規格的歡迎儀式。
小區自管會主任楊家麟認為:『英雄就該享受英雄的禮遇,來自社區的熱情,離他們最近。』
對金丹和兒子來說,熱烈的感受並沒有止步於社區大門口。
回到家,金丹接到了無數親友、同事、鄰居送來的祝福。
晚飯時,金丹又接到一個電話,孩子所在學校校長吳田榮在電話裡熱情地說:『我代表孩子學校的老師,向您平安回來表示祝賀。我們學校,為有您這樣的學生家長而自豪。』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松北區高效運轉 防控疫情『七到位』2021/11/03
黃軒談從影14年心態變化 稱演員應和觀眾保持距離2021/11/02
NBA球員年收入排名出爐 詹姆斯居首 前十名都有誰?2021/10/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