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萬象
搜 索
一位『洋志願者』眼中的社區防疫
2020-04-18 17:30:49 來源:新華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新華社天津4月17日電(記者王井懷 宋瑞) 志願者是疫情防控一線的一道風景,其中不乏外國人的身影,58歲的納米便是其中一位。

  疫情發生後,加拿大人納米看到社區工作人員每天站崗、測體溫、檢查出入證,便主動戴上紅袖箍,投身抗疫一線。

  定居中國10多年的納米是天津市濱海新區泰達國際學校的一名足球教練,妻子在當地一所國際學校當老師,兩個孩子隨他們一同住在泰達街。

  3月8日,外籍志願者納米為進入天津芳林社區濱海新城小區的車輛駕駛員和乘車人員測體溫。新華社發

  春節期間納米一家人去東南亞旅行時,中國國內疫情情況日益嚴峻,返程機票很難買,遠在加拿大的哥哥勸納米回加拿大。『我的家在中國,我更喜歡生活在那裡。』納米費了些周折,終於如願返回中國。

  回到社區後,納米主動向社區工作人員申報行程,一家人居家隔離了14天。此後,納米出門會主動掃健康碼。『如果發燒了,防疫人員可以查我的手機,知道去了哪些地方,這對防控疫情非常必要。』納米一邊說一邊給記者看手機上的二維碼。

  『我在中國生活了多年,了解中國的文化習慣。』納米嚴肅地說,『尊重這個國家,就要尊重這裡的防疫規定。而且,事實證明這些防疫措施十分有效。』

  正是在這段時間,納米了解到基層防疫人員的辛苦,他決定申請成為一名志願者。當地防疫志願者隊伍的發起人趙明介紹說,泰達街有300多名外籍人士,志願者與他們交流時容易有語言、文化障礙。『有了納米,就方便多了。』

  3月8日,天津芳林社區濱海新城小區居民向外籍志願者納米(左)出示『健康碼』。新華社發

  從3月7日起,納米在居住的芳林社區濱海新城小區正式上崗。每天值班一個多小時,為進出小區的人測量體溫、檢查出入證,一個多月來幾乎沒有中斷。

  外國面孔吸引了更多社區居民參加志願活動。截至目前,這支志願者隊伍已有51人,累計執勤60天,230餘班次。

  『為什麼要當志願者,你不怕接觸到病毒?』不少外國朋友對此不理解。

  納米回答:『這是教育孩子的好機會,通過言傳身教,讓孩子知道防控疫情的重要。』

  『西方有句諺語:When in Rome,do as the Romans do(當你到了羅馬,就要像羅馬人一樣做事),中國也說「入鄉隨俗」。』納米直率地說,外國人需要遵守這裡的規定。

  『其實,我的工作微不足道,但通過媒體喚起更多外國人與中國人齊心協力抗疫,就是值得的。』納米這樣看待防疫志願者的價值,『我會一直乾下去,直到疫情結束。』

責任編輯:楊金光
【專題】致敬抗疫『無名英雄』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相關新聞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