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要聞
搜 索
吃飯像高考 雲端來上班 安全復工有大招!
2020-02-11 13:09:45 來源:央視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10日開始,除了疫情較嚴重的地區,全國范圍內有越來越多的企業陸續復工復產。目前仍然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關鍵期,毫無疑問,安全是復工復產的首要前提。

  

  

  第一步:返程路上的安全保障

  

  今年的春節返程高峰被疫情推遲,但隨著各地陸續復工,人們也陸續啟程返回工作地。和往年『紮堆』回程不同,今年春運回程的時間區間將會更長。交通運輸部預計,正月十六前後迎來返程高峰,將持續半個月左右時間。日均返程人數也會較往年相應下降,這為鐵路民航部門防控疫情、保護乘客安全提供了更多空間。

  目前全國鐵路車站進出站都必須測體溫。

  

  

  在列車上發現發熱旅客有詳細的應急處理流程。

  

  

  

  

  

△外地抵京的鐵路乘客須填寫《旅客信息登記表》

  

  

此外鐵路部門也加強了站車場所消毒,做好站車場所清潔、通風和預防性消毒工作。動車組列車各車廂每隔5至10分鍾可完成一次新風換氣。

  

  

民航方面同樣采取了相關的應急措施,盡量安排旅客坐得相對分散,保持相對安全距離。同時在客艙內設置『留觀區』,應對突發病患情況。長途飛機需要用餐時,采取臨近座位的旅客分批就餐的方式,避免交叉感染。

  

  

  第二步:工作場所的安全保障

  

  

保障返程路上的安全只是第一步,按照規定在進行必要的隔離觀察後就可以開工了。工作場所的安全同樣要有保障,目前各地企業也按照要求想盡辦法保障工作人員的安全。

  

體溫監測是標配上崗必須戴口罩

  

  

  

車間消毒人員防控不松懈

  

吃飯分開坐防止交叉感染

  

  

  

還有人戲稱,吃飯吃出了高考的感覺。

  

  

  具體到生產,一些有條件的企業是這樣做的:

  

  機器人能乾的都讓機器人乾。

  

  

  

  還有更多企業選擇『線上』復工,最大限度減少現場用工數量和人員聚集、流動。這是高科技助力抗疫的一個經典案例,一批遠程辦公軟件被推上熱門下載榜單,甚至推高了一波雲辦公概念股的股價。

  

  當然個人防護同樣時刻不能松懈,請參考復工防疫守則:

  

  

  

  為什麼疫情拐點還沒到來,著手復工復產?

  

  商務部給了一個很好的解釋:

  

  貫徹落實恢復生產經營的總體考慮,在抓實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指導地方科學評估、分級管控、突出重點、逐步擴圍。具體說就是疫情比較嚴重的地區要優先組織生活必需品經營企業復工,增加供應網點,方便群眾生活。疫情不那麼嚴重的地區,要適當擴大多業態經營范圍,不能再搞『一刀切』,一關了之

  有再好的『家底』也經不住長時間的『一刀切』,一關了之,這對企業的傷害不言自明,越早復工對企業的傷害也就越小,對經濟社會恢復正常就更有利。當前的疫情對交通運輸、文化旅游、酒店餐飲和影視娛樂等行業影響較大,制造業也受到一定衝擊。部分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在用工、能源供應、融資、產業鏈配套等方面存在著困難。這也是近期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府針對受疫情影響企業給予財稅補貼優惠政策,特別是幫助中小企業的相關措施密集出臺的原因所在。

  

  

  

此外四川、山西、深圳等多地政府也出臺了類似的舉措幫助企業渡過難關。這些措施集中在要素成本、財政稅收、金融保障等方面,比如減免房租、辦理延期納稅、降低融資成本等。有望有效減輕企業負擔,比如上海市8日出臺的綜合政策舉措預計可為企業降低成本300億元以上。

  與此同時,企業也在積極展開自救,化危為機,例如將更多渠道和業務從線下轉到線上,餐飲企業主攻外賣業務,快遞行業推出『零接觸』送貨的服務……

  可以看到,全國上下一條心共克時艱,在積極抗疫的同時,在疫情不那麼嚴重的地區,尋求逐步復工復產,恢復正常的生產生活指日可待。

  當然,這一切都必須以防控疫情為先,以生命健康為先。

  今天(10日),特斯拉上海工廠正式復工,也是國內最早一批復工的車企之一。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以及企業內部各項防疫措施已經就位。

  另外,相信大家也聽說了富士康工廠推遲了原定於10日開工的計劃。據媒體報道,原因是衛生部門擔心其深圳工廠餐廳和宿捨的空氣流通不良和使用中央空調會加重感染傳播風險。

  在象總看來,類似這樣的推遲復工是對員工負責,是對社會負責,更是對生命負責

責任編輯:邱浩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