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地方新聞
搜 索
返鄉能人富鄉親(新春走基層·算算農家增收賬)
2020-02-07 20:42:57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經切割的竹子,送入生產線。竹片在機器裡轉了一圈,經過消菌、揉搓、高溫……『?啷』一聲,生產線的末端落出一個紙杯。王建忠拿起紙杯,對著燈光看了看,放到了檢測臺上。

  幾公裡以外,重慶忠縣楊鋒四組的馮志榮正在砍竹子,見到有人來,擦一把汗,把砍刀放在腳邊,『這些竹子一收,開春能賺不少。』馮志榮張口開始算,『一噸竹子賣600元,不到3畝的竹子,去年掙了一萬多哩!』

  馮志榮開始種竹子,是去年的事。『家裡人都說種竹子賺錢,我就回來試試。』

  收購馮志榮竹子的,正是王建忠。

  幾年前,王建忠回老家忠縣創業。家在長江邊,竹子隨處見。自己有造紙技術,要不用竹子琢磨點賺錢的門路?『竹子纖維長,根須密,固水土,是塊好材料。』這一次,王建忠把目光聚焦到了『一次性餐具』上。

  可長江兩岸多為筍竹,要做『竹纖維餐具』,成本還是有點高。王建忠和同事們,研究出一種雜交竹,水分低,產量高,纖維長,也不會對當地的生態環境造成乾擾。這種竹子經過純物理加工,造出來的竹纖維餐具,可以全部自然降解。

  有思路、有技術,可就是沒人肯種這雜交竹。王建忠免費給鄉親們種苗,號召大家來種,可老鄉一聽直擺手:『滿山的竹子都沒人要,種個乾啥?』

  為了擴大雜交竹的種植面積,農戶每種一株新型竹子,王建忠就補貼1塊錢。一年4萬噸竹子的需求,讓以前小撮生長的竹子連成了片,村裡成立了股權專業合作社,王建忠的廠子和農戶們簽訂收購協議,有市場保護價兜底。

  在王建忠的廠子裡,不少員工家裡種著竹子。閑時工廠做工,忙時回家砍竹。越來越多在外務工的人回來,在家門口種起這片『富貴林』。

  春節期間,雪片似的訂單飛到王建忠手裡。隨著人們對環保的重視,環保無污染的竹纖維餐具越來越受歡迎,航空公司、高鐵、外賣平臺紛紛趕來談合作。

  眼下,雜交竹成了鄉親們的心頭寶,當年擺手的鄉親們都種上了竹子。10萬餘畝、430萬株的竹子正在忠縣蓬勃生長。

責任編輯:遲灝
【專題】新春走基層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相關新聞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