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武漢2月5日電 日前,武漢大學中南醫院醫學影像科副主任張笑春教授在朋友圈發布的『強烈推薦CT影像作為目前新冠肺炎首選診斷方法』言論引起關注。2月4日,國家衛健委辦公廳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聯合印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五版)》,將『疑似病例具有肺炎影像學特征者』作為湖北省臨床診斷病例標准。『我前幾天在朋友圈中分享的觀點,是根據科學依據及臨床經驗所得。』 2月5日下午,張笑春就自己日前的言論進行公開說明。

張笑春在研究室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的CT資料
『病毒核酸檢測是最終確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無創診斷的金標准,然而檢測結果「CT陽性、核酸陰性」的結果,可能影響臨床排查。目前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特異性高、敏感性偏低,不排除存在部分假陰性。』張笑春認為,新型冠狀病毒被發現不久,檢測和診療還需要一定認識的過程,加上核酸試劑盒的研發時間較短,現有采樣人員緊缺,核酸試劑檢測時間相對較長等因素,短期內對大量密切接觸、家庭留觀及高度疑似的患者進行檢測排查存在一定困難。
『CT檢查方便、快捷、直觀,在基層醫院易於普及。雖然CT只是輔助診斷手段,但在新冠病毒肺炎形勢嚴峻的今天,武漢等地區的防控必須采取「不放過一個」的非常規手段,減少交叉感染。』張笑春提醒,CT陽性但病毒核酸檢測陰性的患者,也要被納入隔離治療的范疇,非常時期『寧錯勿漏』,即使是其他病原體肺炎、也會因為及時治療而受益。只有這樣纔能夠盡快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使得盡可能多的人不被感染、以及感染的無癥狀患者能及時被發現和及早治療。
武漢大學中南醫院醫學影像科主任,中華放射學會神經學專委會副主任委員徐海波教授表示,CT既是專業手段,也是循證工具;既是診斷者、也是評價者。因此CT作為快速診斷有特有的優勢。在湖北等疫情嚴重的地區,CT篩選或將成為診斷新冠肺炎的首選方法。
據了解,北京阜外醫院趙世華教授、大連醫科大學中山醫院伍建林教授、中國人民解放軍南部戰區總醫院放射科主任醫師歐陝興教授等多位業內專家,近日通過電話、微信或自媒體平臺等方式聯系張笑春教授,對她的觀點表示認同和支持。(陳遠丁高翔李?)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巴彥縣『黑土保護第一村』整村秋翻整地 打好農業生產基礎2021/11/05
- 黃軒談從影14年心態變化 稱演員應和觀眾保持距離2021/11/02
- NBA球員年收入排名出爐 詹姆斯居首 前十名都有誰?2021/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