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地方新聞
搜 索
【新春走基層】出沙漠,『遷』動三代人
2020-02-03 12:11:51 來源: 新華網  作者:高? 宿傳義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新華社烏魯木齊2月1日電 題:出沙漠,『遷』動三代人

  入冬後,達裡雅布依很快就將搬空,全部遷往100多公裡以外的新村。

  真到了舉家搬遷的日子,依明·買提庫爾班反而捨不得了,比他還放不下的,是80多歲的老父親。

  達裡雅布依位於世界第二大流動沙漠塔克拉瑪乾大沙漠深處,隸屬新疆於田縣,一條發源於昆侖山的克裡雅河直插而入。數百年來,這裡的人們離群索居,過著半原始的生活,初次被發現時,探險者驚呼為『最後的沙漠部落』『大漠遺民』。

  依明一家,住紅柳芭子房、喝苦咸水,生活貧寒。可是現在,終於要搬家了。出沙漠,『遷』動爺孫三代人,每個人都像是被都塔爾的琴聲撩動了心思。

  爺爺:『搬走了,羊咋辦?』

  2016年,為了讓深入沙漠腹地的村莊脫貧和保護生態,於田縣政府將達裡雅布依鄉的搬遷提上議程。隨後,國家修建一條深入沙漠91公裡的公路,興建了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通水、通電、通網,還建起了新學校和衛生院。

  216戶貧困戶開始分批搬到安置點,依明家是最後一批搬遷的居民。

  依明81歲的父親買提庫爾班·托合提的生活簡單而有規律,平時就在胡楊林地裡放羊。年齡雖然大了,須發皆白,老爺子跟在羊屁股後面,依舊健步如飛,臉上笑呵呵的,似乎從不為生活發愁。

  『我以前到縣城要趕著毛驢,出去走十一二天,回來的時候要走十三四天。要不是搬遷,我一輩子也沒有想過要離開。』剛得知要易地搬遷,買提庫爾班·托合提也挺興奮。

  隨著搬遷的日子日益臨近,買提庫爾班·托合提故土難離,變得猶猶豫豫。『不是我不想走,在這裡住了幾十年,熟悉這裡的每一棵胡楊樹。』『你們走吧,我留在這裡看房子。』

  看到孝順的子女犯難,買提庫爾班·托合提心裡也明白。『我不搬,兒女們會有壓力,他們去了新址,卻要經常跑回來看我,反而會耽誤他們前程。』

  『可搬走了,羊咋辦呢?』明白歸明白,老人還是放心不下家裡的近百只羊,畢竟那是他一輩子的『事業』。

  兒子:『除了養羊,我還能做什麼?』

  同樣把養羊當『事業』的還有依明。

  自從五年級輟學後,他便接過了羊鞭。不過,這幾年依明學會在紅柳根部嫁接肉蓯蓉,靠著種藥材和養羊,家裡的人均收入去年第一次達到4000元,日子看著也過得去。

  但是,流進沙漠的克裡雅河來水少了,斷流的時間也越來越長,胡楊林也開始萎縮。

  『井裡的苦咸水很難喝。』常年喝高氟地下水,80後的依明頭發斑白,看起來像是五六十歲年紀,『河水乾了,會留下一層白鹼,地面像下了雪一樣。』

  參觀過新村,依明驚喜地看到,新村裡不僅有學校、有衛生院,還通電通自來水。『我的新家有70平方米,房前還有個小花園,比紅柳芭子房強多了。』

  可是,不會說普通話,又沒有別的技能,依明擔心搬家後的生計。『除了養羊,我還能做什麼?』因為這個沈甸甸的心思,他一直拖著沒搬遷。

  依明的顧慮被政府覺察到了。除了建新居,當地還扶持農民成立養羊、大芸種植、旅游等專業合作社,引導搬遷群眾轉變傳統生產習慣,穩定提高收入。『為了孩子,也要搬出去。』依明說,雖然有擔心,可是兩個孩子要上學,政府也在幫助自己,哪能不搬呢!

  眼下,依明盤算著加入養羊合作社後多分紅,而妻子艾比比汗·達曼也想到飯館打工。『交通方便了,要想辦法多掙錢。』

  孫子:『外面的世界真精彩!』

  與長輩們不同,依明的兒子比拉力·依明對今後滿是憧憬。

  在距離安置點90多公裡外的縣城,依明的兩個兒子在現代化的教室裡學習。幾年前,他們走出沙漠腹心,被集中到縣城寄宿上學。對兩個孩子來說,城裡的一切都那麼新奇:水是甜的,電是長明的,蔬菜水果隨時都有,?餅也不是用沙子烤熟的。

  更何況,學校還有多媒體教學,浴室能洗澡,宿捨有暖氣。而在達裡雅布依,上學只能上到三年級,太陽能發電不穩定,冬天燒火爐取暖,連上下課的鈴聲也是用鐵棒敲擊輪轂發出的。

  『以前太不方便了,我就盼著快點搬進新家。』比拉力說,新家在柏油路旁邊,離學校、縣城近,比沙漠裡的舊居好多了。全新的設施、多彩的世界、更多的玩伴、方便的生活……面對搬遷,孩子們有著太多接受的理由。

  出沙漠,三代人有惆悵、有猶豫,也有歡喜,但終究還是要遷入新村。這意味著依明一家迎來嶄新的開始,不久就能與全國人民一道步入小康社會。

  達裡雅布依鄉黨委書記賈存鵬說:『搬遷是件大好事!易地搬遷不僅是脫貧的需要,也是克裡雅人過上好日子的必由之路。』

責任編輯:遲灝
【專題】新春走基層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相關新聞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