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地方新聞
搜 索
【新春走基層】從貧困山鄉到3A級景區的『逆襲』
2020-02-03 12:11:50 來源: 新華網  作者:黃偉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新華社重慶2月1日電 題:從貧困山鄉到3A級景區的『逆襲』

  農歷新年,大巴山深處的重慶市巫溪縣茶山村,沐浴著新春暖陽的茶山村,一派新氣象。紅燈籠高掛在村道旁的路燈上,寬敞乾淨的柏油馬路通達到戶,白牆灰瓦的民居依山而建……

  2019年12月,茶山村正式掛牌國家3A級景區。一橫一縱的馬路穿村而過,污水處理廠、全民健身中心、茶山書院……一應俱全,利用背靠紅池壩景區的獨特優勢,茶山村打造了果園、花園、茶園、微田園『四園』,譜寫了一曲鄉村旅游發展的『四季歌』。『在這裡游客可以春看花,夏避暑,秋賞菊,冬玩雪。』巫溪縣紅池壩鎮鎮長唐慶說。

  而過去的茶山村,卻是另一番模樣。『有女莫嫁中崗鄉,山高路遠難見娘。』原屬於中崗鄉的茶山村距離縣城135公裡,是全縣最偏遠的村,進出村只有一條路。全村308戶有68戶是貧困戶,苞谷、洋芋、紅苕是茶山村的『三大坨』,鄉親們只能靠天吃飯。

  隨著脫貧攻堅的深入開展,2019年,茶山村被納入重慶市鄉村振興試點村進行重點打造。『農田變景區,農房變客房,老農變老板。』唐慶說,茶山村圍繞建設3A級景區,努力建設1個民宿接待中心、10戶『森林人家』示范戶、40戶星級農家樂。

  從貧困村成為景區,茶山村的『轉身』並不容易。為了推開發展的大門,茶山村從探索『黨支部+企業+合作社+農戶』的產業合作模式起步。政府負責基礎設施建設,做好服務。企業把土地租過去集約布局農產業,然後把地再包給村民,企業提供技術、原材料,村民只需搞好管護,村集體也能獲得收益。

  為了讓更多村民接受新模式,茶山村把當地的『鄉賢』集中起來,組建鄉村振興互助會,反復入戶給村民算收入賬,組織大伙兒外出考察先進村。

  『「返租倒包」這個形式好,家家都有錢掙。』77歲的唐成見過去靠種大白菜、養豬來養家,一年也就收入1萬元左右。2019年,他把自家2畝土地流轉給承包企業,又從企業倒租40畝地種辣椒,企業提供種子、肥料和技術支持,老唐負責種植、管護,企業以每斤1.3元的保底價收購。『去年光辣椒就賣了1.9萬公斤,除去勞務費,純收入2萬多元。』

  唐慶也給記者算了一筆賬,茶山村種植辣椒300畝,涉及132戶,按畝產750公斤算,采摘勞務收入加土地租金、入股分紅,戶均可增收4000元左右。

  農產業興起後,村民們又『賣』起了好風景。53歲的李玄成將土地流轉後,靠著幾年積攢的收入和親朋籌資,於去年投資15萬多元開設了一家民宿。頭一年,民宿收入就達到3萬元,『吃旅游飯是能管長遠的,我准備把民宿再擴大些。』

  『從貧困村到景區的「逆襲」,得益於國家精准扶貧大戰略的實施。』紅池壩鎮茶山村村委會主任劉學明說,下一步,還將擴大景區建設,新建游樂設施,強化3A景區配套設施,把市場越做越大,把脫貧致富的路越走越寬。

責任編輯:遲灝
【專題】新春走基層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相關新聞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