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要聞  >  國內要聞
搜 索
北京、湖南、河南、江蘇等地加強社區聯防聯控 織密防控網 防疫保健康(社區防控,我們在行動)
2020-02-01 10:43:0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作者:王君平 何 勇 馬躍峰 姚雪青

  社區防控是疫情防控的基礎環節。記者走訪發現,近段時間以來,各城鄉社區的工作人員已行動起來,加強聯防聯控,及時入戶指導,嚴防疫情擴散。

  在北京,最近不少社區保健科醫生有了一項新任務——給從武漢來京人員打電話,了解核實信息,進行健康指導。『打不通的,聯系不上的,就找街道辦或者派出所,查找新的聯系方式。』北京朝陽區勁松社區保健科醫生趙夢?說。目前,勁松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聯系上並進行健康指導的武漢來京人員有270餘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李永錦表示,為嚴防疫情擴散,勁松社區嚴格實行預檢分診制和首診負責制,對可疑病例或確診病例采取嚴格的隔離措施,加強病例監測,規范處置流程。

  對重點人群,湖南長沙專門配置了社區『管家』。『重點在排查,關鍵在管控。』長沙天心區暮雲街道怡海社區黨支部書記向紅兵說,『社區乾部全部在崗,網格員,樓長、志願者全員參戰,經過我們排查,小區裡面有36戶需要自我隔離。所有生活必需品,都是社區工作人員代購後,送上門。』

  1月20日,怡海社區居民肖香秀到武漢探親,1月22日她返回長沙的家中。看到社區的宣傳,次日就主動報告了自己的情況。『還好,現在出不了門,但什麼都不缺。社區照顧得很好。我們都不出門,不時和社區李丹妮視頻聊天。』視頻裡,樂觀的肖香秀對記者說,『我現在在小區群裡做網上宣傳員,經常幫著闢謠。』

  防控疫情,口罩的需求猛增,由此產生大量廢棄口罩。如何防止二次污染?

  1月31日上午10點,鄭州市二七區長城康橋華城社區門口,一名居民刷卡出門,來到黃色垃圾桶旁。桶上寫著幾個大字——『廢棄口罩專用』。只見她摘掉口罩,用塑料袋包裹,掀開桶蓋,扔了進去。旁邊背藥桶的垃圾分類督導員上前,對著垃圾桶內噴霧消毒。一小時後,一輛廂式貨車駛來。車上兩人,身穿藍色防護服,面戴口罩。

  『他們是廢棄口罩收運員。為防止交叉感染,人員專門指定,負責全區,不再換班。』二七區垃圾分類辦公室負責人呂春林介紹說,在二七區,共設758個廢棄口罩回收點。1月28日以來,收集廢棄口罩3288個,消殺垃圾分類容器10866個。

  1月27日,鄭州市下發緊急通知,要求在居民小區、機關企事業單位等,增設專門垃圾容器,用於收集廢棄口罩。廢棄口罩的收集運輸采取專車專用,不得在垃圾中轉站與其他垃圾混合壓縮。規范分類後,廢棄口罩運送至焚燒發電廠,進行無害化焚燒處理。

  『醫療廢棄物處置是疫情防控的最後防線,一定按規范要求收集處置……』前幾天,江蘇省泰州市姜堰區梁徐街道張埭村生態文明委員陳琳、環境保護委員石愛平,來到該村衛生室宣傳醫療廢物規范處置工作。

  農村地區春節返鄉人員多,不少村莊邊遠、偏僻,是疫情防控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2017年初,泰州市姜堰區在全國首創設立村級生態文明委員、環境保護委員。在當前疫情防控嚴峻的形勢下,該區充分發揮生態、環保『兩個委員』廣泛分布城鄉基層、人情地情熟悉的優勢,動員全區500多名『兩個委員』積極參加疫情防控。連日來,分散在全區各村(居)的『兩個委員』定期到村、社區衛生室進行巡查,督促提醒妥善管理和處置醫療廢物,防止醫療廢物二次污染風險。

責任編輯:連冬雪

【專題】眾志成城 黑龍江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