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報道:說到『探親假』,有人說,從來沒有休過,甚至很多年輕朋友都沒聽說過:這是什麼假期?還有這種操作?但實際上,探親假已經實施了30多年了。有專家表示,探親假已經沒有普遍存在的必要,建議取消或者進行改造。存廢之間,對於現在可以休探親假的朋友們來說意見不小。那麼,專家的這一建議出於怎樣的考慮?輿論是不是存在誤解?現行休假制度中,又該如何體現探親假的功能呢?
部分專家稱探親假在計劃經濟時期制定已不適用當今社會
我國現行的探親假制度是勞動者休息休假制度體系中的一部分。1958年2月9日頒布的《國務院關於工人、職員回家探親的假期和工資待遇的暫行規定》,目的是為了適當解決職工同親屬長期遠居兩地的探親問題。1981年3月,國務院發布規定進一步完善探親假制度,規定了國家機關、人民團體和全民所有制企業、事業單位的職工探親假標准。
那麼,探親假有多長?根據規定,探望配偶,每年給予一方探親假一次,30天;未婚員工探望父母,每年給假一次,20天,也可根據實際情況,2年給假一次,45天;已婚員工探望父母,每4年給假一次,20天。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林嘉此前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當年出臺探親假制度,有它的實施背景:『它是80年代初期頒布的,那個年代我們國家在勞動制度方面還沒有進行改革,還處在完全的計劃經濟的體制。那個時候勞動者要想在不同的城市去探親或者休假是非常困難的,所以為了解決這種兩地分居,就出臺了關於探親假的規定。』
但自2000年以來,探親假制度實施的效果並不理想,甚至有人並不知道自己還有這種休假權利。法律專家喻術紅表示,探親假制度逐步被相關權利義務主體忽視,這是社會環境變化、探親假制度本身局限,勞動者休息休假體系逐步完善的必然結果。她認為,探親假制度已沒有普遍存在的必要,當兩地分居問題逐漸解決、不再是社會矛盾之時,探親假制度也應當順勢退出歷史舞臺。
專家普遍認為我國休假制度應完善,需遵從勞動者訴求
但也有專家表示,不建議徹底取消探親假。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發展戰略研究院院長張翼:『尤其是在老齡化比較嚴重,而且夫妻兩人不在同一城市生活的人,在全國仍然是大范圍存在,不是大家都在同一個城市生活,你要照顧到這些人的夫妻團聚或者說對老年父母的關懷,因此探親假還是應該保留下來。』
張翼表示,目前大家之所以對探親假的去留有不同的意見,很重要一點是它並不是一個普遍性的政策:『只有國有單位的職工能夠分享,但是非國有單位的職工,廣大的企事業單位的或者是體制外的企事業單位的職工基本分享不到這樣一個假期的安排,因此它的意見是非常大的。但是探親假本身設計的初衷是對的,如果把探親假能夠普及到所有的職工身上,那麼這一點大家就不會反對,就會支持。』
對此,法律專家喻術紅建議,從勞動者需求滿足和我國現實需要的角度出發,對探親假制度進行合理改造,比如:以年休假制度替代探親假的勞動者休息權保障功能,以延長春節假取代探親假的家庭交流功能,同時以特別法規定的形式,保留特殊領域繼續適用探親假制度。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林嘉建議,取消探親假的同時,要進一步完善休假制度:『我們的休假制度發生了變化,還有我們有一個年休假制度5到15天,這個是適用於所有企業的職工,取消探親假我認為條件是具備的,當然在取消探親假的同時,應當考慮在年休假制度上還需要再進一步完善。』
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發展戰略研究院院長張翼也建議,應該把探親假和帶薪年假結合起來進行制度設計:『可以把探親假時間縮短,比如說縮短到一周之內,然後可以結合帶薪年假來休,如果和帶薪年假配在一起的話,延長多少天。把特殊化的原來國有單位的探親假普及為全國職工都可以休的探親假,並且把探親假跟帶薪年假跟結合在一起來設計一個全面的制度,這樣的話就能夠解決老百姓對這個訴求不一的問題。』
- 北國風情『雙鹿紋玉佩』亮相2019/09/29
- 道裡區將發放50萬張供熱便民服務卡2019/10/18
- 范冰冰被曝已產子?引發熱議2019/09/03
- 英格蘭妖鋒神球真絕了!原來索帥曼聯真不會用他2019/10/15
- 86歲破爛教授走了 15年義捐30餘萬元
- 萬國郵聯改革國際小包終端費 跨境電商物流
- 開門紅!世界軍運會女足小組賽首輪中國八一
- 喜歡在夜間工作的外賣騎手:只要有訂單就不
- 今年第20號臺風『浣熊』在西北太平洋生成
- 北京發布大霧黃色預警 夜間仍有輕霧出行注
- 宋宏偉到建龍鋼鐵有限公司調研時強調 擔負
- 市委常委班子『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
- 這個秋冬季,京津冀地區藍天保衛戰怎麼打?
- 三部門聯合開展專項行動 捍衛『舌尖上的安全』
- 汽車內飾件等18種產品將不再實施3C認證管理
- 許多勞動者從未享過探親休假 亟須完善法律規范
- 倫敦爆發萬人游行 網友蒙圈『脫歐不脫歐都要游行?』
- 日擬向中東再派一艘護衛艦 執行『警戒監視任務』
- SpaceX再申報20份計劃 42000顆衛星排隊上天
- 日本冬奧獎牌得主承認駕車肇事 造成多人受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