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要聞
搜 索
『砍頭息』禁而不止? 網貸整治時間表明確
2019-10-17 08:38:01 來源:新華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近日,銀保監會發布《中國銀保監會辦公廳關於開展銀行保險機構侵害消費者權益亂象整治工作的通知》,其中,『在互聯網上強制搭售保險』的行為被明確列為整治對象。

  記者調查發現,當前市場中仍存在不少互聯網貸款平臺通過強制搭售保險等方式變相收取『砍頭息』,涉嫌嚴重違規違法。被迫投保的借款人則大都面臨退保難、維權難,合法權利得不到保障。

  要貸款先交保費

  『不買保險就借不了錢,買了保險又不給合同,簡直是強買強賣!』

  日前,杭州市民孫女士投訴稱,自己在『快閃卡貸』平臺借款20000元,卻實際只到賬18040元,有1960元被平臺擅自投保了上海人保的人身意外險和個人銀行賬戶資金安全險。

  類似情況不少。上海市民劉先生投訴稱,9月初在『小黑魚』平臺上借款1500元,實際到賬金額僅為1125元,有375元未經劉先生同意被直接扣除,名目是『購買意外團險費』。

  記者了解到,今年7月,中國銀保監會在《關於開展現金貸等網貸平臺意外傷害保險業務自查清理的通知》中要求保險公司立即停止通過現金貸等網貸平臺銷售意外傷害保險業務,且明確要求『持續監測已停止合作的現金貸等網貸平臺是否存在私自銷售意外傷害保險的情況,如發現應立即制止』。

  然而記者調查發現,市場實際情況是,已『被保險』貸款人,一次性繳納了保費的,費用無法退回,分期繳納的,仍要按月向平臺繳納。而新增貸款業務中,仍有網貸平臺強制搭售意外險或保證保險。

  一名業內人士向記者透露,近年來,網貸平臺收費名目『花樣翻新』,會員費、手續費、服務費、商城返現等手法層出不窮。金融專家指出,這些費用本質上都屬於變相『砍頭息』。

  部分平臺10倍高價搭售保險

  為何網貸平臺熱衷於強制搭售保險等手法呢?業內人士稱,是為了能夠規避法律法規及監管規則。

  北京志霖律師事務所律師趙佔領告訴記者,我國金融監管機構明確禁止『砍頭貸』『砍頭息』。另外,目前相關法律對民間借貸劃定了『兩線三區』,兩線指24%和36%的年利率。簡單來說,年利率在24%以下為司法保護區,按照法律,必須償還相關利息;年利率超過36%為無效區,這部分利息可以不還;年利率在24%至36%之間為自然債務區,如果沒還,法院不會受理出借人的追款請求,如果已經還了,法院也不會受理借款人的追回請求。

  『通過收保費等形式,可以在名義上使貸款平臺綜合年利率低於36%。』該業內人士指出,網貸平臺正是通過這種操弄利率配合暴力催收的手法牟取暴利。

  記者發現,不少網貸平臺為謀取利益罔顧監管規則,不擇手段要讓貸款人『中招』。

  有的網貸平臺將放貸時默認投保的提示盡可能淡化,或用淺色字體,或盡量縮小字體,讓貸款人不專門仔細看就很難發現。大部分網貸平臺則更『簡單粗暴』——要貸款必須投保交保費,否則不放款。而且這些強制搭售的保險價格都遠高於正常市場價。

  『這些保費一部分由保險公司收取,網貸平臺也有分成。』業內人士向記者透露,一些保險公司工作人員和網貸平臺聯手給貸款人下套,『吃唐僧肉』。

  蘇寧金融研究院院長助理薛洪言指出,目前保險公司與現金貸等平臺合作的模式主要有搭售意外險與履約保證保險兩種模式。在他看來,保險公司通過現金貸等網貸平臺銷售高額保險存在變相收取『砍頭息』、高利貸等問題,同時無資質的現金貸代銷保險產品也涉嫌違規。

  『被保險』後維權難

  『我給保險公司打了無數電話,但對方就是不退款,我這找誰說理去?』

  來自廣東的廖女士對記者表示,『惠花錢』網貸平臺在其借款時搭售給她多份華泰保險,這些保險想退退不掉,說理沒人理。

  多名『被保險』貸款人均表示『維權太難』,自己不斷在保險公司和網貸平臺之間被來回『踢皮球』。

  記者就退保相關問題聯系了華泰保險,對方以『相關業務人員均在休假或出差』為由拒絕了采訪。眾安保險則回復稱,在監管叫停險企與現金貸等網貸平臺合作開展意外傷害保險業務之前,眾安保險就已經停止了與網貸平臺合作意外險產品,目前已無新增業務。

  上海財經大學現代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奚君羊指出,當前強制搭售保險行為禁而不止,重要原因在於互聯網貸款平臺尚未納入嚴格的監管體系,法規和監管都相對滯後,監管方式和處罰手段有待進一步完善。(記者胡潔菲王淑娟)

責任編輯:連冬雪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相關新聞
頻道推薦